“我这个assignment明天就deadline,后天还有 midterm,对了,我的presentation还没做 PPT……”
像上面这种情况,似乎是很多留学党的说话习惯:一句话里能出现N个单词。
尤其是在是在回国后,这种中英文夹杂的说话方式会让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回国了不好好说话,非要蹦出无数个英文单词,这是在zhuangbility?
这种不解也让留学党们不得不在每次开口前先在脑中好好做一下中英文转换,要不就得做好解释一番的准备了。
随着中国不断走向国际舞台,英语已经成为很多人必不可少的技能,中英文夹杂着说话也很常见(包括PPT,一种不同的语言的英文单词,emo,TV等词)。
图源:知乎
“我爱你”用各种语言的写法 带中文译音的 汉语 --> 我爱你 英语 --> I love you (爱老虎油)法语 --> Je t`aime,Je t`adore 惹带么“(Je t”aime 德语 --> Ich liebe Dich (衣西里拔弟兮)芬兰 --> 。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why出现中英夹杂这种情况。
中英夹杂原因?
✪语码转换现象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留学生圈子里往往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speak English,say something speak用于说某种语言 say用于说某样内容
不懂的人听了往往一脸问号,而留学生自己也不清楚怎么更好地用中文来表达这些词的意思,如果想用中文来说,就会卡壳。
1.English(英语) - I love you 2.Afrikaans(南非洲的荷兰语) - Ek het jou lief english(英语) - i love you afrikaans(南非洲的荷兰语) - ek het jou lief albanian(阿尔巴尼亚) - te dua arabic(阿拉伯(对男。
图源:小红书
问题一: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用英文怎么说 Different country has different language.Different country uses different language.问题二:好可惜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所以讲的语言都不同英文翻译 好可惜呀因。
在我们说话过程中,可能好几个或多或少都能表达目标概念的单词会处于竞争地位,这些单词可能只来自母语,也可能来自两,三门不同的语言。虽然在大多数时候,母语单词会胜出,但也不排除在另一些时候,外语单词因为与所要表达概念的吻合度更高因而打败了所有其他母语单词胜出的情况。
比如在美国有很多公寓是只租不卖的,就叫apartment,还有些公寓是个人买了之后,再放租的叫“condo”,那当我们想要他人解释时,用英语可能更能直接表达出意思,所以中英文夹杂的句子就脱口而出,有过海外经历的人就会秒懂。
✪Priming effect
Priming effect指的是,我们经常耳濡目染很多别人说话的方式,自己也变得不自觉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情况在外企可能很常见。就有点像我们刚才无意间听了别人哼一首歌,过一会猛然发现自己也在哼这首歌。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不自觉地夹英文。
“你的flag并没有完成。”
“这个APP的logo和slogan好有趣啊!”
即便可能并没有长期在国外生活过,甚至我们的英文并不好,但听惯了周遭的人张口闭口sure、OK的,加上一些网络衍生词,自己也就不自觉地来上几句。
✪不排除zhuangbility
就像之前被网络群嘲的江一燕小短文体:
我们在生活可能会遇到某些人,明明摆着现成的中文不用,非要说“tomorrow我和friend有个date”之类的话……
我们要知道语言不过是交流的工具,并没有“英语比中文更高级”的说法,当中英文夹杂到他人都无法理解的地步,那语言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如果去理发店,你和你的tony说:“帮我的hair剪个undercut”,如果他没懂,头发剪坏了可不要气急败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