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考试一共需要考察四门课,分别是阅读(Reading)、听力(Listening)、口语(Speaking)和写作(Writing)。每门课各占30分,总分120分。一般申请美高托福分数最好在80分以上,托福阅读23分怎么提高,而申请大学的话一般比较好的学校都需要100分以上,常春藤学校的话最好把分数控制在109分以上。那么阅读在其中应该争取到几分呢?如果观察过100分以上的学生每门科目分数的话,会发现他们的阅读和听力分数基本都在27分以上。如果要取得109甚至更高的分数,阅读的目标最好定在27分以上。这样会给口语这样比较难取得28-30高分的科目留下空间。总之,在托福的准备过程中,阅读属于高分抓分项。
有不少学生觉得阅读比其它科目难提高,分数往往一直停留在20分左右止步不前。为何自己单词也背了,TPO也都做了,但是为何就是提高不了自己的分数?个人认为,大部分原因在于很多学生对阅读这个科目所需要考察的能力不够了解,一直在努力却错了方向,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一直在做无用功。
那托福阅读到底需要考察什么能力?托福阅读与我们学校里的英语考试阅读有何区别?我们应该如何高效备考?
其实托福阅读主要考察的是这三方面的能力:词汇、长难句分析、逻辑能力分析。下面我们一一解析:
词汇
词汇是阅读之本,无论是SAT还是托福。但是准备词汇并不意味着你要无止境地背单词,而是要针对每个考试的范围和自己的目标来准备词汇。
托福阅读所需要的词汇量是四门中最多的,而且阅读考试除了考日常词汇以外,还非常喜欢考察一个单词其它比较偏僻的意思。举例来说,我们都知道fine是好的意思。小时候学“How are you? Fine,and you.”但是在托福的地质类文章中常常会出现fine particles,这里的fine不再是好的意思,而是细微细小的。如果去查牛津字典,这个意思排在了第九,而在托福中确是常见意思了。再举个例子,我们平时有时候犯了错误喜欢说“Sorry,it’s my fault.”但在地质类的文章中,fault的意思是断层,这个是字典里的最后一个意思。所以,背单词的时候到底背哪个意思也是比较重要的,背了很多常见的意思,到阅读里面仍然看不懂也是常见的现象。
在考任何一门考试前,首先要有自我认知。考托福也是一样,先通过模考了解一下自己当前大致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分数段,距离最终目标还有多少分的差距。根据你的目标分数、距离目标的差距和备考时间长短,做一个具体、可行、有效。
要拥有多少词汇量可以达到自己托福的目标?托福高频9000词汇为基准来说一下:0-2000的词汇量,阅读基本会停留在17-18分;0-3000的词汇量,20分左右;0-4000,23分;0-5000,25;0-6000,27;0-8000,29-30。如果要考SAT或者SSAT的同学,还是比较推荐背一下6000以后的,如果不考的话,前6000的词汇量足以你应付托福阅读了。这个只是词汇单项能力的基准,当然,要考到相应分数,还需要其它能力的加入。
长难句
有些同学背了很多单词,但是自己的成绩却一直停留在22-24分之间,上不了27以上的高分。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基本可以归结为学生辨析长难句的能力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托福中有许多题目是靠你解析长难句分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从而得出答案,如果你一直是用自己认识的单词来拼凑一个意思而忽略句子结构的话,非常容易掉进陷阱选项,从而总是失分。一般有这种情况的学生,细节题和同义句题通常是他们的软肋,而细节题在一篇文章中会出现3-5题,而同义句一般是赚分题目。
3. 积累背景知识是相当的重要,因此我们在做新托福阅读的题目的同时,也应该在空余的时候多阅读课外读物,原版杂志。譬如,国家地理,自然,今日美国等一些著名的原版杂志,这不仅可以扩充我们的背景知识,同时也可以补充我们在。
那解析长难句到底需要哪些能力呢。首先,长难句最重要的就是要分清楚句子中的主次信息,所以句子成分划分非常重要。在看一个句子的时候首先要分清楚主从句,其次分清主谓宾定状这五个成分。尤其要注意,不要通过单词的意思来辨析他们是什么成分。
举个例子来说,slow大家一般都熟悉,是“缓慢的”,作形容词,但是托福中往往常用的是把slow作谓语动词用。例如“The current slows.”意思是“水流变缓了”。这里的slow后面加了s,我们知道形容词后是不能加s的,而动词后面加s可以表示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所以我们以此判断这里的slow是作动词用的。
5、大量阅读报刊文章,扩大词汇量 大量阅读是准备托福考试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无论是什么主题、什么题材都可以作为补充的阅读素材。多多阅读书、报纸、杂志、网站文章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扩充知识面。
其次,托福长难句到底需要多少个语法知识点呢?我总结了如下十个语法点: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非谓语结构、倒装结构、虚拟语气、并列结构、长介词结构、插入语结构和强调结构。这十项内容和我们中国的英语语法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并列结构、长介词结构和插入语结构是中式教育中没有列入教学内容的语法点,一般我习惯称它们为“托福特有的语法点”。而且即使像三大从句这种中式教育特别关注的语法点其实和托福的语法点也有不一样。
而看英语却不是,因为大脑中缺少这个语法结构,所以句子进入大脑的时候,你的大脑只识别词的意思,而没有自动划分主谓宾,因此你需要在句子进入大脑的时候自己手动划分一下。这样理解句子虽然可以理解出来,但是速度非常慢,不能满足我们托福阅读的要求。因此,练习长难句的目标是我们后天帮助大脑构建英语语法结构。那么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
语法结构的生成是通过接触大量的句子以后,大脑形成习惯性思维。通过实际检验。一般一个人同一个语法结构接触30个句子以上,他就可以在看句子的时候迅速说出句子成分,而不需要手动划分。所以,前面提到的10个语法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分析结构及其翻译30个句子左右,基本就可以帮助考生看到一个句子迅速做出反应。这样的训练方式非常科学有效,并且不仅对于托福阅读是个大大的提高,对于一个人以后的英语阅读来说都是个必不可少的能力。
逻辑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在托福阅读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问题。往往发现学生文章内容都看得懂,但是一到做题就容易错,而且还坚信自己的逻辑不存在任何问题。其实中国学生从小接受过的逻辑训练微乎其微,所以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常常会让人感觉语无伦次极其跳跃,句子与句子之间非常跳跃,读上去让人觉得非常不连贯。
托福阅读中常常出现哪些逻辑关系?
首先,最重要的是因果逻辑关系。这个逻辑关系经常会用在细节题、功能题和句子插入题中。举一个例子,TPO25最后一篇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Plants中,第四段着重在讨论水生植物进化成陆生植物的时候,陆地的环境其实对于它们来说比较严峻。第五段则在主要讨论水生植物进化出哪些能力来克服这些环境上的问题。题目中有问,第五段在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其实仔细思考可以看出,第四段是原因,第五段是结果。因为环境比较恶劣,所以需要进化出技能克服它们。因此第五段主要说明了他们进化到陆地上以后的结果或者对他们自身的影响。
回托福阅读分数没有提高?因为你不按规律办事! 什么是规律?或者说什么是新托福考试的规律,这是很难用三言两语表达清楚的。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认为一个人英语好,最直观的就是口语好,说起来英文跟美国人说的一样。具体。
其实,文章看懂了之后,逻辑关系是不难看出的,只不过学生在平时阅读的时候很少如此去思考,很少去想“这两句话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呢?”这一类的问题。这个逻辑关系还有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往往两句话之间没有必然因果关系,但学生却觉得有。例如,文章中提到“这个现象非常常见”。如果选项中出现“这个现象比其他现象常见”,那么30%的学生就会栽在这个选项上。但是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很常见不代表最常见,可惜在考试中学生往往容易出错。
其次,假设逻辑关系。假设逻辑关系放在英语中就是以if(如果)引导的从句。但是中国学生容易把这个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混淆。他们觉得“如果……那么……”和“因为……所以……”差不多,其实不然。“如果那么”是假设关系,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是没有发生过的,而“因为所以”是因果关系,表明这件事情是发生过的,而且很可能是长期发生的现象。所以有很多同学看到文章中是“如果那么”而选项中有“因为所以”就要特别仔细了,要分清楚他们之间逻辑上的区别。
再次,是递进的逻辑关系。学生从小就在语文课上学习递进关系,但是到目前为止我问学生,他们基本都回答不上来递进关系的本质是什么。例如文章中出现even,also,another,furthermore,moreover,含有这些词的句子和前一句到底是什么关系?很多学生也回答不上来。递进关系其实就是两句话所讲的内容大致相似,他们所讲的话题首先是一样的,其次可能是在讲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方面,或者就是针对同一个方面更具体说一句。不管怎样,递进关系的本质就是前后两句话讲同一个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