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命题研究
——以2020-2022年浙江卷和全国卷为例
朱义荣 丁继明
摘要:本研究基于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测试任务特征理论,结合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要求,2017全国卷3英语解析,对2020-2022年新高考英语浙江卷和全国卷共9篇的“读后续写”试题进行历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这9篇的“读后续写”试题在语篇类型、题材、文章难度、核心价值、思维品质的考查上均基本符合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但体裁和题材内容较为单一。基于此,笔者建议:合理控制读后续写语篇输入的难度;进一步丰富读后续写的语篇类型和题材。
关键词: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测试任务特征;试题命制
一、引言
“读后续写”是浙江省新高考英语从2016年开始使用的写作新题型。山东省、海南省从2020年起在高考命题中也开始使用“读后续写”题型,当年被称为新高考I卷和新高考II卷。随后加入新高考I卷的有山东、湖北、江苏、河北、广东、湖南、福建等七省;海南、辽宁、重庆三省采用新高考II卷。今后将有更多的省份乃至全国卷会引入读后续写题型。这两份试卷的写作题都采用了浙江卷命题形式“应用文+读后续写”的模式,而且两卷的写作题目相同,故本文简称“新高考全国卷”。这种写作形式,是建立在王初明教授提出的“以读促写”概念基础上,将阅读和写作进行结合的一种考查综合写作能力的题型。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理论及分析框架
本研究以Bachman和Palmer(1999)提出的测试任务特征理论为支撑,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实验省份试用)(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以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再结合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试题特点,构建了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的命题分析框架(如表2.1.1),包括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其中语篇输入指考生要处理的测试材料,包括语篇类型、题材、输入类型、核心价值及语言特征5个维度;预期回答指考生对考试任务做出的反应和输出,具体组成与语篇输入一致,主要指文本特征和思维品质的考查。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从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两个维度,对2020-2022年新高考英语浙江卷和全国卷“读后续写”试题进行分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由课题组两位教师根据分析框架独立分析所选取的样本,对于有分歧的地方,由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本文的分析具有较高的信度。
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
三、结果与讨论
近十年高考全国卷汇编(含详细解析843M)百度网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P6zGF1p5ANXlkPZpJQE6w 提取码: e7c4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一)语篇输入
1. 输入类型
2. 主题 / 题材特征
本部分主要涉及所提供文本的主题语境、体裁、题材及真实性的分析。其中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三大主题语境(教育部,2020),2020-2022年新高考浙江卷和全国卷“读后续写”的语篇都有涉及,其中,关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的文章较多,占45%,以“个人生活”为主题的文章占了23%(见表3.1.2.1)。根据统计分析,这九篇文章的体裁都是记叙文,文章通俗易懂,故事线索逻辑性较强,按照情节或时间发展顺序推进,有利于正面引导考生,充分体现高考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激励导向目标(黄焱,2022);文章有较强的真实性,却只限定于个人故事,过于单一。另外,题材内容大部分是学生熟悉的话题,但2020年7月卷的文章讲述夫妻两人智斗北极熊的经历以及2022年6月卷的文章讲述作者在社区的soup kitchen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膳食的社会实践经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故其真实性较弱(见表3.1.2.2)。
3. 语言特征
本部分主要从语篇的组织特征和语用特征来分析。其中,组织特征包括词汇、语法、句法、语音及图表特征等方面。“读后续写”其实就是故事续写,本文主要讨论词汇和句法特征。词汇方面,除2022年6月浙江卷的文章词数只有281词,其余各卷“读后续写”的文章篇幅都控制在350词以内,词汇相对简单。为了让考生能读懂文章,顺利完成考试任务,影响阅读理解的生词都标注了汉语。句法层面,每一篇文章都有17-26个句子。大部分文章中,简单句比复合句多,文章相对容易理解,只有2020年7月浙江卷和2022年1月浙江卷的文章复合句比简单句多,句子较长,对考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另外,2021年1月浙江卷、2021年6月浙江卷和2022年1月浙江卷的“读后续写”的句子总数都低于20句,句子普遍偏长,给考生理解文章增加了一定难度(见表3.1.3.1)。因此,命题人员在改写“读后续写”语篇时需要综合考量文章的篇幅、简单句与复合句的数量及文章的句子总数,为考生提供难度适中的语篇输入,这样才更有可能测量出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陶丽,2022)。
17.对以下两句话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扶侍私庭;②顿绝方苏 A.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B.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C.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D.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叩首晕倒许。
文章难度通常用易读度来衡量。易读度数值越大,篇章难度越小;反之,难度就越大。表3.1.3.1显示,新高考浙江卷和全国卷“读后续写”的文章整体上比较容易理解,只有2022年1月浙江卷的“读后续写”文章易读度偏低,难度偏大。尽管《考试说明》没有对“读后续写”的文章难度做出规定,但难度过大会造成考生阅读理解困难,直接影响后面的续写。
语篇特征包括语篇的连贯性、修辞及会话结构特征。本文主要分析这九篇“读后续写”文章的连贯性。连贯包括内容层面的连贯和语言层面的连贯。2020-2022年新高考浙江卷和全国卷“读后续写”的文章都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细腻,内容连贯;语言方面的显性连贯主要通过运用代词、重复重要的词和过渡词等手段实现。这九篇“读后续写”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流畅自然。语用特征包括语篇输入的功能特征和社会语言学特征。前者包括概念功能、操控功能、启发功能和想象功能;后者包括方言变体、语域、文化参照与修辞手法等。这九篇“读后续写”语篇输入的功能特征主要体现为概念功能,同时具有很好的启发功能,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其中浙江卷的十个划线的关键词以及两套卷的两个段首句有很强的操控性。划线的关键词确保了考生续写时在内容上与上文产生协同。段首句为故事发展提供了新信息,并暗示了故事的走向和结局(陶丽,2022)。
4. 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到方向引领作用,主要包含“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读后续写”的语篇,具有明确的主题语境,能够传递多种信息以及中外人文和科学知识,因此对“读后续写”语篇主题的理解判断能够体现对“核心价值”的考查。这9个语篇呈现的主题语境归属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范畴(见表3.1.2.1和表3.1.4.1),学生对主题语境所承载的各类信息的理解能够反映考生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的认知和态度,能够折射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9个语篇的主题语境主要体现了对“核心价值”一级指标“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考查,只有1次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考查,没有涉及对“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核心价值的考查(见表3.1.4.1)。近三年“读后续写”的选材多是叙事类文本,这类语篇负载价值观的方式有其特点,往往能够体现人际和谐互助、主人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即能够考查到二级指标中的“品德修养、奋斗精神、责任担当、健康情感和劳动精神”,但较难考查到核心价值中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
(二)预期回答
1. 文本特征
“读后续写”的预期回答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控制性写作,它对内容产出、语言特征和篇章结构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内容产出方面,续写要求考生写作的内容既要与原文内容保持融洽,形成有效协同,也要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语言运用方面,续写要求考生既要与原文的词汇和语言结构甚至是语言风格产生协同,又要能“使用较多、较复杂词汇和语言结构”。在篇章结构方面,续写既要求考生做到写作与原文衔接自然,又要使用恰当的衔接手段使续写完整、连贯。考生在阅读“读后续写”的文章的前一半时,需要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结构有充分的认知,如此才能在内容产出和语言运用两方面有出色表现(陶丽,2022)。
2. 思维品质
“读后续写”设计以《新课标》为基本导向,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主题语境考查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的认知思维过程分为六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张文华、张丽红,2015)。新高考“读后续写”对思维过程的考查是全方位的,各层级都有涉及。《新课标》明确指出思维品质包括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教育部,2020)。
(1)对逻辑性思维的考查
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指人们在表述一件事情或者论述一种观点时,前后是否相关联、是否有矛盾,段落之间是否顺序得当、条理清楚,所用论据是否能有效支撑论点,所得结论是否顺理成章等(陈则航、王蔷,2016)。从思维内容看,逻辑性思维技能包括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归纳演绎、抽象概括(黄远振 等,2014)。如2021年1月浙江卷的“读后续写”题的答题过程中,学生要解决万圣节南瓜卡住头这样一个真实的问题,就要先读懂所给材料,不仅要理解字面含义,而且要梳理文章的脉络,发现作者埋下的伏笔。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分析故事的发展进程、前因后果,故事中地理位置的变化、人物的特征和情感变化等,就要从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入手,采用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方法,提炼故事的核心信息和发展脉络。据此,学生可以推断出后面故事情节的大致走向和最终结局。由此可见,“读后续写”题的写前阅读环节的思维活动类型主要为理解、分析、归纳,涉及思维逻辑性的考查。
(2)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
思维的批判性在于质疑、求证的态度和行为。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判断推理、质疑解惑、求同辨异、评价预测。在读后续写的整个解题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贯穿始终。学生要在理解原文所给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预测故事的新发展,构思新情节,同时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判断、评价自己的新情节是否合理,表达是否到位,时时刻刻都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3)对创新性思维的考查
思维的创新性是指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能摆脱思维定式,敢于超越常规,重新架构原有知识,产生新的独特的想法和做法,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祖瑞,2020),涉及的思维形式有六个要素,即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时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刘道义,2018)。以前述试题为例,读完原文后就进入创新性思维主导的环节,学生开始谋篇布局,创编故事高潮和细节。记叙文有不同的叙事方式,此文属冲突(困境)式叙事方式,前文中的“I”最终是如何摆脱困境的,需要学生发挥形象思维,具体想象人物的动作、感受、语言和心理等细节。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必然结合生活经验,调动发散性思维,想出多种脱困手段,并比较筛选,评价决定最佳方案,最终落笔成文(郑丹君,2021)。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从语篇输入与预期回答两个维度对2020-2022年新高考英语浙江卷和全国卷的“读后续写”试题进行分析,发现该题型有如下特点:
读后续写的文章整体比较容易理解,语篇输入在文章篇幅、句子复杂度、文章易读度等方面整体上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但2022年1月浙江卷的文章阅读难度偏大;文章主题语境涉及广泛,但题材内容较为单一,2020年7月浙江卷和2022年6月浙江卷的文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故事缺乏真实性。另外,“读后续写”单一考查记叙文,可能会对写作教学产生负面作用,教师可能在教学中只培养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而忽视其他类型语篇写作能力的培养。
从预期回答看,考生需要在内容创造和语言运用两个维度都有很好的表现,以顺利完成续写任务。“读后续写”题型正是融合了“阅读”“分析”“创造”“写作”这一连串的学习和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利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读后续写”既考查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释放想象力,实现了理解与产出的紧密结合,让学生与阅读材料互动,从而创造性地模仿和使用语言(帅德胜,2020)。这不仅要求考生有良好的写作功底,还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命题建议及启示
1. 命题建议
(1)合理控制“读后续写”语篇输入的难度
考生要想很好地完成读后续写的任务,需要先读懂文章。文章如果篇幅过长,生词过多,句式过于复杂,会影响考生理解文章,给后面的续写造成障碍,进而无法达到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因此,高考“读后续写”试题命制需要从文章篇幅、生词量、简单句与复合句的比例、文章的句子总数等方面控制文章难度。
)生物:1~5,单选,30分化学:6~12,单选,42分物理:13~20,单选,48分第II卷非选择题(11小题,共180分)物理(72分)21题,18分22题,16分23题,18分24题,20分化学(58分)25题,17分26题,13分27题,12。
(2)进一步丰富“读后续写”的语篇类型和题材
2020-2022年新高考浙江卷和全国卷的“读后续写”都是个人故事续写,语篇类型可以适当增加幽默故事、短篇小说及对话的续写。另外,题材内容也应该尽量丰富,除了户外游记,还可以增加公益与志愿服务、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社区与学校生活、跨文化沟通等主题内容。并且,“读后续写”的语篇应选择贴近真实生活的素材,确保考生在考场上有内容可写。记叙文类型的读后续写不足以全面 考查学生阐述观点、表达态度、描述事物特征、说明概念等能力。命题时,可以设计说明文、议论文和非连续性/多模态语篇的读后续写题目。为了积极发挥考试的正向反拨作用,避免教学中单一、固化地训练记叙文类型语篇的读后续写,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读后续写作文的语篇考查 类型应该适当变化(傅山云,2022)。
2. 教学启示
“读后续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思维、写作能力,教学应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捕捉原文线索,抓住续写要点,在语言模仿中创造内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节选与主题相关的轻松、幽默的话题或视频、音频等,给学生营造舒缓、兴趣主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拥有正面的积极态度(薛慧航,2013)。在“读后续写”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建构的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互动的作用,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互相商讨学习。
一是选材丰富多用,渗透中外文化,助力文化品格培养,倡导科技,培育学生的情怀和国际视野,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此次全国卷1高考英语试题的素材选材符合真实性强、时代性强、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篇典型。
(2)帮助学生搭建分析文本的支架
教师要在写作前的阅读过程中注重学生与文本的互动,从发展线索、主要矛盾、语言风格三个层面帮助学生分析文本,找寻文章的information(5W1H)、organization(文章逻辑结构)、plot(起因、经过、高潮、结局;动作和情感描写)、language(简洁、诙谐等)(娄鑫,2020)。分析人物的心理、语言描写中关注人物情感和性格品质、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加强对段落开头语的理解和分析。
(3)模仿词汇、协同句法
模仿词句表达有三点:一是关键词、连词、高级词在语境中的模仿;二是句型的模仿运用;三是文本的语言风格模仿。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重复使用前文中的词汇和句型,提升续写的融合度,达到拉平有标杆;另一方面,不断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充分利用协同效应,在原文表达的基础上创新。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多种表达形式,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表情和周围环境的描写,以便更形象、更准确地推动情节发展,增添文章的可读性。
五、结语
本文从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两个维度对2020-2022年新高考英语浙江卷和全国卷共9篇“读后续写”试题进行历时研究,发现这9篇“读后续写”题在语篇类型、题材、文章难度、核心价值、思维品质的考查上均基本符合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但体裁和题材内容较为单一。“读后续写”题型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范围更加广泛和全面,英语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这一题型的命题特点,筛选适合自己学生的语言程度和知识水平的“读后续写”作文语篇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更有效的引导,进而促进他们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注:本文系合肥市信息技术课题《运用“有道词典”作文诊断功能进行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策略研究》(HFJ21010)阶段性研究成果和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安徽省英语中考命题研究(HJG20004)”的拓展性研究成果。
[1]Bachman,Lyle. F. & Palmer,A. 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陈则航,王蔷.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5).
[3]傅山云.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作文历时研究[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2(4).
[4]黄焱. 读后续写命题分析与备考启示[J]. 广东教育(高中版),2022(1).
[5]黄远振,兰春寿,黄睿. 为思而敏:英语教育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14(4).
[6]教育部考试中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等综合改革实验省份使用)(第一版)[S].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7]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8]刘道义. 谈英语学科素养——思维品质[J]. 课程•教材•教法,2018(8).
[9]娄鑫. 生成性视角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行动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10]帅德胜.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型探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
[11]陶丽. 浙江省高考英语读后续写命题质量历时分析(2016-2020年)[J]. 名师在线,2022(3).
[12]薛慧航. 浅析“读后续写”中趣味性对协同的影响[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
[13]张文华,张丽红.绘本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5(7).
[14]郑丹君. 在读后续写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2021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读后续写试题为分析样本[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21(30).
[16]祖瑞. 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导读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1).
全国卷一 1、作文题目: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
A Study on the Proposition of “Continuation after Reading” in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ake Zhejiang Volume and National Volume from 2020 to 2022 as Examples
Zhu Yirong Ding Jiming
Key words: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English; continue writing after reading; test task characteristics; test question assignmen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