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育——市场人商学院
迪士尼走了,临走时还不忘来了个优雅的谢幕。
6月22日,迪士尼英语在其官网上发布了《致迪士尼英语学员及家长的一封信》,信件的内容很长,包含两部分:正文的情况说明和附页的退费流程。
从去年起,培训机构关门的事件不断出现,其中英语培训占据了半壁江山。无论是当年的“大品牌”韦伯开心豆,还是线上的口碑小机构萌塔英语,无不是闹得“满城风雨”。机构跑路、家长维权甚至变成了一个常规操作,一时间,让家长们报任何机构都心存芥蒂。
而这一次,一切显得很理性,退费流程蓝底白字写得清清楚楚,最后更是细心地将咨询电话用大一号的字体突出显示。可见,迪士尼英语不但没有“跑路”的意思,而且是布置好了善后工作,让我们再次恢复了对于“大”品牌的信任。
官微的推文迅速就突破了十万加,留言区没有谩骂,笔试第一面试被淘汰,而是一片的惋惜之声,甚至有家长表示“愿意提前续费”,哪怕只是杯水车薪。
从2008年在茂名路的第一家门店,到12年后的今天,迪士尼英语已累计服务了超过10万名学员,一家在少儿英语行业响当当的机构如今选择闭店,我只想说,也许疫情只是一个导火索,而迪士尼英语的退出是这个时代的必然。
从华丽的开场到沉寂,最后退场,仔细梳理一下,无论对于想了解英语启蒙,还是想了解英语培训市场的人,也许都有启发。
01 。
以英语启蒙为名
一个“蹦跳”时代的开始
时光倒回到2008年,当时的少儿英语,正进入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
英孚:早早扎根中国,成为了英语培训行业的开拓者;
新东方泡泡:成立已4年,主攻青少年市场;
瑞思:刚成立一年,带来了“学科英语”的概念;
长颈鹿美语:创始于台湾一年后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将品格教育的特色带入中国。
这些机构如今也都已经成为了线下少儿英语培训行业的领军品牌,每一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理念和特色。
迪士尼也是如此,2008年,它选择了上海作为进入中国的着陆点,也许正是看中了上海国际化程度高,家长对于英语培训的需求“刚”的特点。
而相比于其他几家,迪士尼对于孩子来说有着先天的优势——迪士尼的IP。一个个经典的卡通人物成了孩子们连接英语学习的天然桥梁,耳熟能详的歌曲也成为了最具传播力的学习资源。
△外教+大热的动画IP,这样的课程谁不爱呢?截图自迪士尼英语(世纪公园中心店)的大众点评页面
可以说,那时的家长们大多对于英语学习的认知,还处于混沌时期,英语学习的资源还比较匮乏,可能大部分人脑海里还停留在《新概念英语》的认知范围内。而这些机构的出现,给出了一个真正的新概念——英语启蒙。
迪士尼英语专家团成员,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应用语言学副教授,世界英语教师协会协调委员刘迪麟博士曾说过:“这套全新的课程专为年幼儿童设计,它的推出展现了一种概念,即孩子越早开始学习英语,他们就越善于掌握这门语言。”
十几个孩子一个班,由外教带着孩子们唱歌做游戏,生动精彩的课件成为了大家心目中英语学习的“新标杆”,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周末带着孩子去上课,孩子往培训机构一扔,夫妻俩去逛个街。
和游乐场相比,孩子不但玩得开心,也能学点知识,成年人也有了自己的空间,岂不是美滋滋。因此,英语机构的门店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商场,成为了人们日常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你看是谁给你面试,人力资源的面试一般不会需要英文,他会注重你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当然也看重你的实习经历。同样的,如果是部门面试,他们也看中你的能力,学管不是教学的老师他可能不是特别注重你英语怎么样,而是注重你是。
在当时素质教育被大力吹捧的环境下,这种模式给了家长们一个新的方向,“原来学英语可以是这样的”,于是给了这些机构一个名称——蹦跳机构。
新东方的幼儿园教材是poptots,小学教材用的是superkids,我建议你选择superkids中的一课来讲,15分钟讲几个单词就可以了,先简单介绍自己,再导入课题,讲单词,中途要玩几个游戏和下面的人互动,最后复习学的几个单词,差。
这在当时是一种褒义的称呼,并且确实让素质教育有了一个非常坚实的落脚点。如果你看现在的其他培训机构,哪怕不是英语,只要是启蒙,都或多或少会带有一些“蹦跳机构”的影子。
而从实际效果来看,也是有所收获的。
我毕业时参加过少儿英语培训学校的面试,那时候也说有笔试,但实际是画几张图片,写几句话,很简单的,关键看你试讲,试讲一定要适合小朋友,内容不需要多,一定要有趣,会表演,会唱歌,会画画等,成功的几率就很大。
笔者曾经和自己的太太有过讨论,她在给学生进行研究生面试的时候,明显感到北上广地区的孩子,无论是发音还是表达的自信程度,都在英语能力上要更突出。这也许正得益于这些地区孩子接触英语的时间相对较早,启蒙的种子早早生根发芽,为之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
所以,关于“蹦跳机构是否有效”的讨论,我认为也许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在当时看来,这就是最符合大家期待的产品,应该感谢他们,为我们拓展出了一片新大陆。
△一位家长在大众点评上发的迪士尼英语上课实景
让自己有活力一点 表现得对工作热爱一点 当然你还要有比较有冲击力的简历,冲击主管,也要冲击未来的客户。要不然主管用你了,家长不认你,你还是赚不到钱,新东方是个竞争很激烈的地方,只要你松懈一小下,你基本就可以和。
02 。
需求的精细化
你追我赶之间推动历史的车轮
然而新大陆的开拓,必然吸引了一大批人前去开发,围绕着“英语启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了自己的新理念。
如刚才所说,外教、游戏、资料,成为了少儿英语启蒙的三大元素。如果说迪士尼等机构依靠这个框架坐稳了这个市场,那么新进场的竞争者,只有两种选择——在这三个元素上继续深挖,或者开拓出一个新的框架。
尝试两种路子的人都不少,我们将其分为“后继者”和“开拓者”。
▷“后继者”:
迪士尼的官方信中提到,关闭的原因主要还是“近几年线上英语的发展挤压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不少人可能觉得,线上英语和线下英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但我认为,其实线上英语,依然是在线下英语原有的框架下发展壮大的。
2017年,笔者曾经参加过在杭州举行的互联网分享交流大会——云栖大会。当时请到了VIPKID高级副总裁项碧波为大家做了分享,在分享中,他介绍了VIPKID一系列的“黑科技”,不但着重介绍了如何解决与海外连线的流畅度问题,还包括语音分析、情绪识别、知识图谱、优化预测等人工智能手段,都被用到了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说让人耳目一新。
△VIPKID通过面部识别技术量化分析孩子的课堂学习表现,不仅是VIPKID,现在各种线上学习课程都在不断更新自己的“黑科技”
这样的公司肯定还没有做好稳步发展、长远发展的准备,去公司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前途。还有一个很主观的问题:这个公司不够人性化,你想想 无薪期?现在那个单位还有这样的,除非你在公司呆的时间在7天以内,而且是你主。
然而仔细思考一下,所有的这些,其实都依然没有跳出迪士尼这样的机构在之前打下的基础。
连线,和谁连?毫无疑问是外教。
互动课件,只不过是将原先线下机构的课件,做得更有互动性而已。
因此,真正让线上英语对线下机构产生冲击的,其实是几个关键的细节:
1对1或者1对4的小班课堂;
外教池子的扩大。
昨天在朋友圈中看到一个家长的长文评论:
正如她说的,英语启蒙对于家长来说,其实就是两个希望:好老师固定,上课开口机会能多一些。
而这正是线下机构最头疼的问题,上课形式看起来生动活泼,但其实孩子的自主发挥时间并不多。毕竟一个班大约15个孩子,每人上前讲2分钟就已经用了30分钟,加上老师讲课和过课件,一节课45分钟,孩子真正开口的时间,可能不超过5分钟。
另一方面,线下机构的老师流动性大,是出了名的。曾经一个朋友的孩子在迪士尼就读,对我说,自己孩子班上的老师很不错,但同上的另一个班老师就经常换。毕竟外教在中国教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而这两个问题对于线下机构来说,都很难解决。班型是成本决定的,线下机构的成本本来就高,一个业内人士称,一个中心光装修就要500~600万,教材的开发很多也是美国做的,成本很高。
小班型决定需要更多的外教,而外教本来就不够用,因此生存压力一直都很大。从我们之前做的统计数据来看,家长们对于线下机构的诟病,也大部分集中在老师流动性问题上。
而线上机构用技术解决了外教池的问题,不少机构也采用了固定外教的模式,即使不能固定,也可以通过约课系统,实现2~3个外教轮换。加上上课开口时间更多、时间安排方便、更灵活的课程包形式,使得家长的偏好发生了变化。
本人目前上海新东方泡泡少儿英语全职教师。带班少,工资少,不累;带班多,工资多,累成狗;正常带班量,工资一般,辛苦程度也一般。奖金呢,还可以,现在也有逐渐提高的趋势,自己争取多把学员留下吧,根据班级人数还会有浮动。
6月4日,中科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推出《2020年中国在线青少儿英语教育市场报告》显示,目前约有疫情期间体验过在线英语产品后,39%的家长认为,线上教学质量已经赶超线下机构,同时具备便捷和省时省力的优势、选择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家长占比33%、只选择线下机构的占比为28%。
▷“开拓者”:
如果说线上机构依然没有跳出原来的框架,那么接下去说的这些,可能就完全走了一条创新的道路。
和之前蹦跳机构一样,家长们又看到了一片新大陆。这一次,英语学习从“蹦跳式”飞跃到了“母语式”。音素意识、自然拼读、原版阅读等概念,也许不是安妮鲜花提出的,但这些新的理念开始越来越被家长们所接受。
这就导致,家长对于英语机构的态度产生的变化:之前是,“愿意付钱给你是因为你能做的事儿我做不了”;而现在,“我发现我也能做了,为什么还要每年花几万元给你呢?”
△搜了下迪士尼英语的人均价格大概都在两万左右
和安妮鲜花类似,各类“母语式”英语学习开始遍地开花。比如以叽里呱啦为首的各类“磨耳朵”概念产品,以原版分级阅读为核心的阅读课程,从根本上颠覆了原有的“蹦跳”机构英语学习模式。
尤其在北上广这些国际化教育选择丰富的地方,这条路径成为了更有效、更经济的选择。它不但在效果上更能量化,而且给了不少参与实施者(尤其是妈妈们)巨大的成就感。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留给迪士尼这样的机构的空间越来越少。曾经一个朋友向我透露过一个数据:哪怕几家青少年英语培训的巨头市场份额加起来,也不超过一半,可见整个行业呈现出的多元和长尾效应。
03 。
疫情不是原因
拒绝改变才是那“最后一根稻草”
“迪士尼英语致力于为孩子们打造一个乐趣无限的英语学习环境,令孩子们在一种身临其境的过程中接受高品质的英语学习。第三所培训中心开学以及‘妙趣看世界’(Hello,World!)课程的推出,迎合了上海家长对高品质早教英语的需求,同时有力诠释了迪士尼英语树立儿童英语培训新标杆的承诺。”
这是2009年迪士尼在中国的第三家门店——徐汇店开业时,迪士尼英语总经理兼高级副总裁唐安祖先生的原话,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迪士尼英语的自信态度。
“乐趣”似乎不再能吸引家长、“标杆”也似乎识别度不高,这就是残酷的现状。
面对这种现状,很多机构都做出了改变。
英孚:开设了iLab在线学习系统,集预习、复习、作业、阅读于一体;
瑞思:开设了Can talk线上课程,并且线下以中教为主,线上以外教一对一的形式。
其他的包括新东方、学而思、乐宁等知名英语培训机构,也早早的布局了线上内容。
可以看到,大部分线下机构所采用的方式,是在保留原有框架的同时,吸取线上教学的优势,开发线上线下一体的教学形式。从家长的反馈来看,也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总体能够保持稳定。
直到今年3月,出于疫情的影响,才决定开设线上课程。尽管课程采用免费的形式,效果也不错,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但从整体发展的进度来说,已经远远的落后于其他机构了。
在这个高度多样、竞争极度激烈的环境下,拒绝改变就意味着被淘汰。
经常有家长问,什么样的英语机构是一个好机构?
我们也曾经尝试着去做一些量化测评,但其实,在英语学习方面,家长们的需求已经高度精细化,如今的家长,早已不是2008年对于英语启蒙几乎一张白纸的状态了,现在很多家长甚至比机构的课程销售老师都“懂”。
因此,英语机构的好坏,很难用一个标准的尺度去衡量。从这次事件来看,迪士尼英语可以算一家“好”机构,无论是课程质量、家长反馈,都已经对得起“大品牌”的称号。
但“好机构”一定能生存下去吗?笔者认为,对于希望持久地在这个机构接受优质服务的家长和孩子来说,无论是不是体面的退场,最终都是一种伤害和损失吧。
市场人知识星球
【提供】培养市场人才,解决招生问题
【学习范围】品牌搭建、市场推广、运营转化、落地方案等相关内容
感兴趣的可以私信我,回复“招生”领取《经典教育招生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