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吃东西的英语,猫的英语怎么读

李雪顺教授,译者。主要译著有『寻路中国』『江城』『大河恋』『写作这门手艺』等;译著荣获「文津图书奖」「新浪中国好书榜第一名」「新京报年度畅销好书」「重庆翻译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乌江文艺奖」等荣誉。2

李雪顺 教授,译者。主要译著有『寻路中国』『江城』『大河恋』『写作这门手艺』等;译著荣获「文津图书奖」「新浪中国好书榜第一名」「新京报年度畅销好书」「重庆翻译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乌江文艺奖」等荣誉。

2002年,何伟给李雪顺送了本自己写的书:『River Town』。

扉页写了满满一页。

何伟在扉页里说,涪陵人并不了解自己,希望李雪顺和同事们透过这本书,了解自己这个来中国支教的美国人的心。

10年后,这本书经李雪顺翻译,在中国大陆正式出版,书名叫『江城』。这部描写自己在1996-1998年,来到涪陵教书、生活的纪实文学作品,也成就了何伟的「中国纪实三部曲」——『江城』『寻路中国』『甲骨文』

「最懂中国的外国作家,没有之一」这是中国众多文学爱好者对何伟一个评价。「江城」这本书,也让涪陵这座城市,成为不少文学青年的朝圣地。

李雪顺教授与美国著名作家何伟〈Peter Hessler〉共庆『寻路中国』和『江城』简体中文版的正式出版。Photo|dawb.yznu.cn

何伟火遍全国的过程中,李雪顺也成了前者在中文世界里,一个最让作者放心、读者满意的「转述者」。

「我看了好几遍『江城』,真的是通过『江城』,我才知道他那时的心境。在一个语言不通的环境,一种异乡文化中,他怀着真诚的热情,来了解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却一直得不到好的互动,他的苦闷是很深的。而且,猫的英语怎么读,他的苦闷,正源自他的真诚」李雪顺说。

《江城》出版8年后,我们专访了李雪顺,和他聊了聊当下中国英语教育的问题、痛点,以及受何伟影响,他自身的教学风格如何完成了一次「华丽转变」

我们希望呈现的,不是被媒体、翻译学界追捧的「何伟御用翻译」,而是一个教了近30年英语的「李老师」

————以下是李雪顺的口述————

或 请随便吃些鱼肉吧!Please help yourself to some fish!请采纳 特别能吃的,用英文怎么说?Big mouth 吃的用英文怎么写 eat eat 英[i:t]美[i:t]vt.& vi.吃,喝 vi.(食物)吃起来感到; 咬; (人)感到。

上初一时,我第一次接触英语。

我很喜欢英语这门学科,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的初一英语老师。她也是我的班主任。当时她40来岁,小孩和我们差不多大。在我记忆中,她和她爱人蒋老师都学的是俄语,后来两人改学英语,她成了我的初中英语老师。

我的班主任有个很特别的姓:谌。

1982年电影《春晖》海报/广西电影制片厂。

eat wrong things at wrong time.

先说说我当时的求学情况:

no litters不要乱扔果皮纸屑 you should eat carfully不要乱吃东西

1981年,我12岁,第一次离家,从武隆县的板桥小学毕业,去长坝镇上的初中念书。

你可能会好奇,2块钱能干什么呢?我那时会拿2块钱去学校买饭票,饭票9分钱一张,能换22张饭票,还剩2分钱,也能买到一些东西。你算一下,一周6天在校,就是18顿饭,等于每天平均只能用掉3张饭票,有4顿饭可以来一个「双碗」

那时学校饭堂的伙食差啊,我们这群初一学生,年纪又都在12岁左右,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当时饭量大得惊人,1张饭票吃完了,还感觉和没吃似的,经常搞出「寅吃卯粮」的事,因为饭菜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但现实根本架不住你猛吃啊,因为一周的前几天「快活了」,接下来几天就没「余粮」了啊。

谌老师知道了情况,就承担起了「生活老师」的角色,她找到我们,帮我们把饭票保管起来。每次到了饭点,我们就去她那要1张饭票,这样就不会无节制地乱吃了。

Eat freely可以翻译成免费吃。重点单词:freely:英 [ˈfriːli] 美 [ˈfriːli]adv. 自由地;免费地;大量地;慷慨地;直率地 近义词:adv. 自由地;免费地;大量地;慷慨地;直率地:largely 。

乱吃东西的英语

至于喜欢英语这门课,其实也是因为谌老师的耐心。

读小学时,我们学校没有英语课,不像现在城市里的多数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有英语课,有的甚至一年级都开始教英语了。所以我小学时,甚至连「英语」这俩字都没听过。

别说英语了,我们说普通话都是一口乡音,四川人管这叫「椒盐普通话」,你「花椒」「盐巴」添加过多,自然就有很重的口音。但实际上,不管是在我那个小村子,还是在我读初中的小镇上,普通话都完全不是必需品。

涪陵,忙碌的长江/2016

谌老师对每个同学都一视同仁,没有因为我是从农村来的,她就看不起我,也从没怪过哪个同学,说他读得差、学得慢。

她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自带闪光点,只是可能暂时还没被发现。

这个观念对我影响至深,后来我做了英语老师,给一些艺体生上课时,我就会告诉自己:我不能高高在上。

很多艺术生、体育生,虽然英语方面的水平不高,但人家唱歌唱得好呀,跳舞跳得好,体育生很会打篮球啊,这些我李老师是做不到的。

我在长江师范学院〈前身分别是涪陵师专和涪陵师范学院〉教了快30年英语,我不会因为某些学生英语学得不够好,就去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这是谌老师教我的。

初中、高中时,我在英语学习方面没有遇到太多困难。但我也能理解现在很多孩子学英语,单词记不住,语法学不会,其实我觉得,通过海量的操练、输入,让这些词汇、语法、句型,在你的脑袋里面扎根,把看上去短期的记忆,变成一种长期的记忆。

那么,可能下次考试时,你会发现很多题里的单词、短语,都是你在过去大量朗读、强化,甚至死记硬背过的东西。

这时,你就赢了。

当然,除了死记硬背,我学英语还有一些「小诀窍」

后来我就让学生去听一首歌——美国歌手鲍比.威那首著名的《I 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因为其中有一句歌词是「Tell me please I gotta know,do you mean to make me cry?请告诉我,我必须知道,你是不是有意让我哭?」

歌曲『More Than I Can Say』中译为『爱你在心口难开』,这首歌由Bobby Vee 在1971年唱红,此曲在上世纪80年代被港台和大陆歌手多次翻唱,成为80年代男女表达爱意的经典BGM。Photo|kimsloans.wordpress.com

这里面提到的是make me cry,也就是make sb.do sth.的句式,下次你碰到考这道题,可能慢慢哼一下这首流行歌,就能答出来了:这个「to」是不需要加的。

我希望我的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意识的学习者,把日常生活里的经验,融入到英语的学习中去。

但实际上这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如今的英语教育,以大学为分界线,前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

比如大学刚入学时,我会让同学做自我介绍,一是培养学生的「开口意识」,二是可以借机了解学生的口语水平。慢慢我发现,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做一个比较简短的自我介绍,多数同学的自我介绍都是三言两语,词汇和句法也都缺乏多样性。

而这些,都和大学前,尤其是高中英语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

我们目前中学的课程,它的目标和指向性都极其明确,无论你的兴趣、爱好,还是你的思考、思辨能力,所有的一切,最终都要体现在高考的一张英语试卷上。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这些口号大家都会喊,从顶层设计的层面看,它是一种合理的要求,我觉得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并且从最近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些事情来看,素质教育很有必要得到进一步的强调。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大多数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他们的英语学习之路是非常艰难的,很多人的学习目标,其实远远达不到去追求素质教育,达不到通过英语学习,获得一定的思辨能力。

具体到高中阶段,我们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对待英语其实只能死记硬背,因为你必须把3000多个单词背下来,才有机会在考试上拿到更高的分。

高中的英语老师呢,可能今天要求你背50个,明天背20个,但到头来,学生的英语水平可能还是那个样子。

在高考这个统一的指挥棒下,这就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但到了大学之后,情况可能就千差万别了。

Photo|econet.ru

从「大纲」到「要求」,再到如今的「指南」,大家可以看到,指令性在减弱,指引性在加强,这是完全不同的三个层次,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因材施教」。

但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现象是: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他对英语的热情,其实在初、高中的巨大应试要求、压力下,已经被冲刷得所剩无几了。

怎样激发、唤醒这些对英语已经「绝望」的学生的热情?

这是一个大课题。

记得之前给学生上课,每次布置完「熟读」「背诵」的作业后,同学们总是面露难色,都愁眉苦脸的。后来我就跟学生说,同学们既然觉得李老师在「为难」大家,那好,我和你们一样,你们要背诵全文,我自己也去背。

所以很早以前,当我还在乌江边上课的时候,我就当着学生的面,全文背诵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自己做表率。这种对文本的记忆〈text memorizing〉非常重要,因为它能让你积累大量词汇、短语和语感。

help yourself 英 [help jɔ:ˈself] 美 [hɛlp jʊrˈsɛlf]随便吃 一、help 英 [help] 美 [hɛlp]vt.& vi.帮助;有助于, 有利于 二、yourself 英 [jɔ。

由此看来,在积累词汇、学习语法和培养语感方面,其实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包括何伟的书在内,我已经翻译了10多本书,每翻一本书,我都会至少读英文原版3~4次,粗略算下来,在这些翻译的过程中,我至少读过好几百万字的英文。

既然谈到何伟,很多人可能对我翻译的『江城』这本书有印象。

何伟在这本书里,写到过自己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

在讲解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美景易逝』时,他把十四行诗拆分成了好几个片段,然后让学生分组,借助诗歌术语、古英语等知识,把诗的顺序排列出来。

这种教学方法甚至收到过「奇效」:

一个小时之后,好几个小组甚至拼得一句不差。

何伟用这种方法,教中国大学生学英语,我也慢慢吸取了他的经验,尝试改变我的教学风格,来教中国学生学英语。

比如我给美术生上过一篇讲「睡美人」的英语课文。面对美术生在内的艺考生,你如果按课本逐字逐句讲解,按段落分析大意,不仅枯燥乏味,还会让他们昏昏欲睡。

后来我就想了个办法:让学生们自行分组,然后要求他们根据从课文中截选的段落,画一个反映课文内容的连环画。

学生们马上来了兴趣。这时,我又给他们「增加难度」:

你画出的「睡美人」连环画里,要体现出这个故事的情节,但你不能用中文写,而要用英文去把情节展现出来。

这堂课的效果非常好。我自己非常清楚一点:用画笔和画板把一个英语课文表现出来,这是美术生相对擅长的事。

你一旦决定落笔作画,说明你已经弄清了这个课文在讲什么。

这,才是我李老师最在意的。

乌江上的涪陵/2016

采访 / 撰稿 / 编辑

马舍博

图片编辑

偕越

视觉 / 排版

巢知风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为偕越摄影作品

「知形」原创作品

上一篇 2023年04月25 10:07
下一篇 2023年05月29 02:48

相关推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