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管理的本质
管理,是管人还是管事?国内很多人鼓吹的是管人,人用好了,事情自然顺,不反驳,挺有道理。
我自己对管理的理解,重心不在于管人而是在事,所以作为这个层面的管理者,权限的界限会有点弱,更多的情况下是在对事情的任务分解、资源协调、进度推进上,会背负太多的责任,实线和虚线汇报的关系,最终拿到结果。,
“管理的本质在于激发人的善意;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结果;其唯一的权威是成就。”——德鲁克
“致良知,事上练”——王阳明
虚线框=Dotted box; Arrow Big Nudge 。 有用请采纳
02 虚线团队
线形图(Line graph): 横轴叫axis,枢轴叫vertical,实线是solid line,虚线是broken line柱状图(Bar chart): 每一个矩形就叫一个bar表(Table): 表的“行”是“row”,“列”是“。
为什么会有虚拟团队?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资源整合,集中优势的资源去定向的解决事情。
从目标上来看,可以把虚拟团队划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短期项目虚拟小组,以产品/项目周期为界限,集中不同类型的人去实现方案;
中长期虚拟管理团队,侧重于对当前经营管理中碰到的问题解决,涉及到多个团队的资源协调;
虚拟团队的几个特征:
扁平化是最重要的一点;
没有绝对的领导和下属,角色随时都有可能会转变;
稳定性比较弱,随时可能会发生成员变更;
具备非常强的多样性,信息交换的意愿不会特别强,更多的是专注在自己本职的事情上;
对管理者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有人控场、控进度,对很多未知的事情要做好提前预判,否则可能会导致方向错误出现偏差;所以这里面的一个观点,可能集权比放权更好;
a dotted line 虚线 life line 生命线 Drop me a line. 给我寄封短信 What's his line? 他的职业是什么?
结果导向性强,具体的目标、具体的路径、具体的实现方法、具体的交付成果;
03 虚线团队的几种构成
1)具体的目标
强目标,事情的背景和目标必须明确而清晰,需求拆解能够聚拢出一条主线,每个阶段应该干什么事情,落哪些成果,以结果交付为导向;重流程,事前做好预判,把to do list划分好顺序限定,给不同的角色落内容、方式、责任,便于后续跟进。
可是,当你进入外企就会发现:很多项目,需要我们和身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的同事一起去做,英语是国际交流的标准语言,你的阿根廷同事在说,你的泰国同事也在说。 此外,外企还特别流行虚线汇报,你的直线上司是中国总监,但是虚线汇报给身在美。
弱制度,因为是虚线,人事相关的评估并不在自己手上,基本上是反馈为主,实在是不行可以建议更换成员。
2)明确的分工
内容明确,需求做完拆解之后,每个人要去对分解之后的事情做进一步的细化方案,到最小单元,可衡量,一定要具体;专人专事,因为虚线团队中成员的能力不一,方向不一,所以要因地制宜,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减少冗余,一件事最好独立在1个人或者1个小组上,接口单一化,减少沟通成本。
3)团队的氛围
事前,如果可能的话,一定要有个kick off的启动会;事中,定期到团队建设必不可少,尤其是碰到壁垒,气氛压抑的时候。
事后,一定要对团队做结果分享,项目复盘,有收获感;如果是重点项目,可以拿点经费,做个庆功会。
4)激励的方式
拿结果,直接的产品、直接的产出、直接的影响;说成长,经过一个项目,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技术、技能、知识、认知。
谈绩效,直接体现在绩效分上,走特殊贡献评估。
04 虚线团队的绩效考核
1)考核的方式
可以是项目专项考核,拿一部分奖金出来,在团队内做激励;
2)考核的主体
05 虚线团队的日常会议
职场里面最扯淡的就是开会,最好的划水方式也是开会。什么节点需要开会?
项目启动的时候;
需求拆解的时候;
任务分工的时候;
项目立项的时候;
技术方案评审的时候;
产品原型产出的时候;
UI/视觉方案的时候;
验收测试的时候;
交付评审的时候;
项目结项的时候;
06 常见的壁垒和问题
怎么拉业务部门的LD下水?
勾引,利益诱惑是最显著的,摆事实讲道理,能不能帮助升职加薪;
打感情牌,博同理心;美食/美色的诱惑,人性的贪婪,该吃吃该玩玩;
强制,先打理好最上层的关系,拿着尚方宝剑当圣旨,不得不从;
欺诈,拿着鸡毛当令箭,以小搏大;
周旋,从边缘关系进行游说,别人都去了就你不去,下不了台,也没面子;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实线:actual line/real line 虚线:dotted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