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绩单寄来,Donald 很紧张,拆一封信弄了半天,流了满身大汗。他也很想知道结果,听力通过了,阅读因为有一些中学的题型他没看过,分数居然还有 45 分,作文不仅字数要够,还有关结构和意见表达,我以为一分都没有,他还得了 10 分。因为没有全部通过,所以不能参加复试考口语。可是由于他在接受访问时的即席回答,我告诉他:“虽然没有复试,你的口试成绩是最好的。”
我们家很高兴 Donald 参加 GEPT 的经验,能够以参加活动的平常心来面对考试,不论考试的方法和形态,我都鼓励大家要先适应正常体制内的规定。有些人不管学什么,都先批评这个不好,那个制度不对,不如先学好自己的基础,分数多寡在其次,自己要有信心。不管你是用中文背英文来通过考试,或是像 Donald 用英文表达现场的思考,英检只是让你自己去了解英文的学习过程。
“恭喜 be famous”
观察到的是影像的倒影
考试完毕我们全家人直接到新庄参加喜宴,忘了考试这码事,只顾着欣赏礼堂漂亮的设计。正向主人陈太太恭喜娶了漂亮媳妇,Mary 的手机响了:“恭喜呀!” Mary 反应不过来,奇怪,娶媳妇的不是我啊?“Donald 上电视啦,大家都听到他说一堆英文,不过我们英文不行,听不懂,哈哈!”一顿酒席吃下来每段新闻回放报道,我们都一直接到电话,倒是我们自己没看见。
第二天新闻回放我们才看到,还有报纸的专访也登出来了,Donald 下个结论:“我以后会 be famous(出名)。”Mary 笑笑,以为他说了就算了。没想到事隔几个月,有一天接他放学,要他在车上换好衣服,去台北聚餐,他居然担心曝光: “我是上过电视的人,在车上换衣服会被人家笑。”他倒还挺认真的。
用英文学中文 2002 年 9 月 6 日 15:13
Donald 在进幼儿园的时候,会说中文可是认不了几个字,英文认识字母而已。这一两年下来很多人看到他都会反问他会不会讲中文,也有人想像他的中文一定不好。
他的字写得不漂亮,因为我们不想要他太早用笔,可是他会听说读 ABC,就拿小白板画 a b c,我觉得这是自然顺序,不能强迫他去写,也不能阻止他不写。所以他会说 car 他就写得出 car,他告诉那些不了解的人:“我会认、会写 26 个字母,当我会拼一个单词,念出来就顺便写,一点不稀奇。”
“用英文学中文”
比较好玩的一点,和大家想法相反的是,英文还可以帮他认中文。他在学校最早学到一些像 red、blue、black(红、蓝、黑)这类的颜色,当然初级班也会教 bird、cat(小鸟、猫咪)的动物。Donald 站在水槽边看 Mary 洗碗,他指着洗洁精上的字问我:“Mom,这个字是不是‘熊’?”Mary 吓一跳,现在的幼儿园真厉害,这么难的字也教了?Donald 不太有把握地试着解释他的推论:“我看它写 ‘White Bear’,white 好像是白色的意思,bear 是熊,我认得‘白’,那旁边的字就是‘熊’了。”这就是他认得“熊”这个中文字的经过。
“用英文学英文”
在教室用英文来授课,学到的句子很实用,比课本的还实际。Donald 很早就知道 chalk(粉笔)、white board(白板)甚至像 communication book(联络本) 这么长的单词。我曾经听过 Donald 同学的家长告诉他的孩子:“你和 Donald 是同学,你怎么没和他一样会说?”我不好意思纠正她,可是很为那个孩子委屈,觉得这不能怪学生。举例说,Donald 讲过 commun ication book 之后,我就记着他知道,以后要签联络本我就会说 communication book,前面几次讲不习惯,会忘记,想讲中文联络本,我就再让 Donald 告诉我一次,有几次他自己也忘记了,我们就再想一下或是问老师,反复用过几次以后,这个单词我们才用惯了。
很多家长都以为 Donald 是个配合度很高的孩子,所以才能玩这些游戏。我想这是借口,Mary 是个工作忙碌的上班族,也许时间比别的妈妈都少,Donald4 岁才回家住,适应问题很大,又要上学面对学习,所以我才会把游戏和方法用在生活中。
我们在公车上闲着也是闲着,l_a_有个男孩拿了一个放大镜,玩的一些游戏有用英文也有中文或数学的。文字接龙就是中英文都玩的。教他数学:“妈妈有个 secret 放在心里,不让你知道,你来猜猜看。”再说出题目,这些数字是用英文来说。
Donald 不是一个叫他做什么就做的人,一定要让他觉得有道理才同意。像他正在着手写另一本书,整本书里表达他的观点和道理。这样的一个小朋友,就英语学习上来说要费不少心思在兴趣引导上。有兴趣了,他也有调皮的一面, Martin 在学校午餐时用英文讲了食物之后,顺便说:“Thank you God!(谢谢老天。)”Donald 跟我说:“你知道,我在旁边不是跟着说这句。我说的是:Welcome。” 他看我笑痛肚子,又故意问我:“你不是要我有礼貌?我帮 God 说不客气!”
听——赖床的办法
Mary:Wake up! Wake up!
Donald: I want to sleep another ten minutes.
Mary:You will be late for school.
Donald:It just 6:30 A.M.
Mary:But you are always too slow.
Donald:When I get up. I need to eat. What’s for breakfast?
Donald:I don’t want to watch it today.
Mary:All right. You need to get up.
Donald:Ok... Ok...
Mary:Let’s go.
Mary 每天的工作:“醒醒,起床了。”
Donald 翻过身去闭着眼:“我还要多睡 10 分钟。”
Mary:“你上学会迟到的。”
Donald 瞄时钟:“现在才 6:30。”
Mary:“可是你总是慢吞吞的。” Donald 施展拖延战术:“若我起来,会想吃东西。早餐是什么?”
Mary:“吐司、蛋、牛奶,现在起来还可以看到《空中英语》。”
Donald 还想赖床:“今天不看。”
Mary 坚定目标:“可以呀,但是你必须起床。”
Donald 继续睡:“好啦,好啦!”
Mary 干脆一把抱起:“走吧!”
* * *
Donald 小时候总是全家第一个起床的人,专门扰人清梦。刚上幼儿园听到 wake up 和 get up 的动作命令,这下可好,他回来马上就派上用场,学老师叫他们结束午睡的口吻,念得既标准又清楚,加上权威的语调,再附带拍打的动作,一大清早,把我从睡梦中唤醒。
他把 wake up 和 get up 这两个词在生活里应用,给我很大的冲击。当你觉得需要用的语句,你就一定会记下来。从此我开始有 DIY 自己建立美语环境的想法。每个人都知道,学好语言的方法,就是要有环境。不过说起来简单,真要去做,最初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又不住在国外,经济能力也有限,做美语环境要从哪儿着手?时间空间又很小,我和一般的职业妇女一样,从公司下班,直接回到家里又继续加班当妈妈,很难想像还有多余的心力来安排额外的学习。
没关系,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与其伤脑筋,不如就从一天开始,除了 wake up 以外,接触到别的东西,我让他尽量用英文教我,初期一天可能只用到五六个像是 telephone、televis ion、I、you、mom(电话、电视、我、你、妈妈)之类的单词。
过了几天,效果比我想像的好,餐桌上的水果已经大部分都能用英文了。因为午餐时间,老师会先用英文告诉大家盘子里是什么,晚上回来聊到学校的事,问他吃什么,他就说出来。我发现原来自己家里的冰箱就装满了现成的教具,绝对胜过课本里一堆单调的图片。
所以现在和 Donald 一边聊一边讲的水果名称,我一下就记得了。在家说习惯了,有次去市场,竟然指着西瓜对老板说 watermelon,还来不及更正,老板听了马上手比个 12,用英文说 tw elve,告诉我一斤 12 块钱。看吧!卖东西最需要沟通的是价钱,老板他不需要知道 2000 个黄金单词才开口,做生意自然就记得数字怎么说怎么用了。我点点头,他称好收了钱,还补上一句 Thank you。整个过程中,他说的英文比我还多呢!最近 Donald 上学的新鲜感过去了,每天 Donald 和 Mary 仍旧上演赖床的戏,只是角色互换,颠倒过来,变成我催他,而内容除了 wake up,他慢慢把所接触的其他的单词都用进来,早上的 conversation 就越来越长,用这招他可以赖得更久一点,像是今天这篇在他半睡眠状态下对话的例子,已经演变成共有十来句之多。
说——小心!
Donald:Be careful of the gutter.
Mary:Thanks. How do you know the word“gutter”?I haven’t said the word before.
Donald:My teacher,Uncle Martin,told me. One day he took us outside. We saw a spider.
Uncle said:“Look!There is a spider in the gutter.”
Mary:Then you remember it.
Donald:Of course. Otherwise,I can’t chat with Uncle Martin.
Donald 和妈妈走在小巷子:“小心,这里有水沟。”
Mary:“谢了。咦?你怎么知道这个单词?”
Donald:“Martin 老师告诉我的。有一天他带我们出去玩,我们看到一只蜘蛛,他对大家说:‘看呀!有只蜘蛛在水沟里呢!’”
Mary:“然后你就记得了?”
Donald 得意地说:“当然,不然我怎么能和 Martin 闲聊呀?!”
* * *Donald 有点皮,走在路上蹦蹦跳跳的,路上垂落的电线、乱停的车子、骑楼走廊低处常常突出很低的招牌或冷气机,一不留神就会撞到。我很早就改用 “be careful”代替中文“小心”,来发出警告。至于 be careful 些什么,我常常后面加上的是中文,危险的时候,如果我再想清楚或用描述的句子,早就来不及了!
Donald 听惯了我要他 be careful,在路上遇到我心不在焉的时候,早就会说 be careful 要我注意。可是这次他说 gutter 这个我也忘了的词,我就很好奇了。原来东听西讲之下,他可以很自然地就把听过的单词套用进去。
他的发音很漂亮,有很多人以为他从小住在国外,我想这和我所强调的听说读写顺序非常有关。我很珍惜他口音养成的过程,也一直很庆幸当初因为地利之便,选择住家一楼的幼儿园。刚好 Donald 的启蒙老师 Jill 和 Martin 这两位中外联姻的夫妻档,很注重他的发音。
A boy who is thinking about how to eat the hamberge.
当时 Donald 幼儿园课本里有只蜜蜂,是个 phonic(发音)老师,教些简单的元音辅音怎么念,放在单词里大概怎么发声。一开始学的时候,我就请他回来纠正我的发音,以前他遇到我念得没有他标准的单词,就举起手当翅膀像蜜蜂飞到白板旁边,写下发音,再用根小棍子当做教学棒指着教我念。今天 Donald 在水沟旁边讲完这篇对话后,就顺便警告我:“gutter 这个单词要念好,我觉得要是你念不好的话,很可能念得像 garden 一样,这下水沟变花园了!”
在台湾家庭,打造美语生活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让发音漂亮。我觉得腔调和发音养成是重要的一环,修辞慢慢再来没关系。有些人说一长串英文,文法和词汇都对,可是旁边的人却听不懂,就是这个道理。
Donald 学校一周只有 4 天早上有两节英文,他喜欢和 Uncle Martin 聊天,杂七杂八的什么事都讲,尤其放完假回到学校,一大早就和 Martin 聊得兴高采烈,有几次夸张到 Jill 老师认为有必要请他们二人“be quiet”安静一点的地步。
小孩子都藏不住话喜欢讲秘密,我和 Eric 爸爸近来特别注意言行举止与气质,不是为了即将出书要顾及形象,而是 Donald 把我们家的大小事都翻成英文, Jill 跟我说她和 Martin 对我们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我也在心里偷笑,我们也是连他们夫妻说什么悄悄话、哪一天结婚都知道!
借着这样和外籍老师的互动,他会接触到很多课本没有教的东西。我也由 Donald 在学校学回来的发音、腔调来调整我的语调。
很多人都称赞 Donald 的程度,你知道吗,不仅如此,通过回家延续美语环境的方法,他一个人幼儿园的学费,等于我们一家人的学习效果。我和老公 Eric 这对上班族父母,不问孩子你花钱去学回什么本事啊,我们只需要虚心地问问家中免费的小家教,今天打算教我们什么。偷学之后,再挑点我们所知道的小毛病来纠正他。
不过现在除非很有把握,不太敢再得了便宜又卖乖了,因为有些我自以为是的挑错,发现没有他的正确,正好纠正自己的错误!你羡慕我们家的方式?其实说穿了就是很简单的道理,难在你敢不敢真正去打造自己的“美语生活家园”!
读——念《圣经》 2002 年 9 月 6 日 15:02
Donald:Mom,what are you doing?
Mary:I’m taking off my make up.What’s up?
Donald:I’m going to bed.
Mary:Don’t forget to brush your teeth.
Donald:I did it already. I want to read The Bible now.
Mary:Ok. I’m coming.
Donald:There are 6 pages in the chapter today.
Mary:Ok. I’m coming to listen.
(After ten minutes.)
Donald:Mom. I’ve finished.
Mary:zzz...Good night.
Donald 坐在床上问:“妈,你在做什么?”
Mary:“我在卸妆,什么事?”
Donald 拿着书:“我要睡觉了。”
Mary:“去刷牙。”
Donald:“早就已经刷好了。我要念《圣经》了。”
Mary:“好了,我要来听。”
Donald:“一章,有 6 页哦。”
(10 分钟之后。)
Donald 推醒 Mary:“妈!妈!我念完了。”
Mary 被叫醒:“嗯?哦!晚安。” * * *
Donald 不爱睡觉,即使累了也要撑到最后一秒才甘心睡觉。而我是只要一碰到枕头,就可以呼呼大睡的人。如果我先睡 Donald 还在看电视,没睡几分钟我就会被他叫醒,分享一下电视正在播出的内容。这对上了一天班的我来说,简直是一大酷刑。
magnifier 放大镜的英语说法2:magnifying glass 放大镜相关英语表达:口腔放大镜 magnifying mouth mirror 调整架放大镜 adjustable stand magnifier 手持放大镜 handhold magnifier 放大镜的英语例句:1. He misplaces his reading。
每天和他奋战到晚上,终于有一天情况改变了。这天他参加英语杂志每月举办的儿童活动,主办单位发给每个小朋友的家长一小本中英对照的《圣经》,爸爸 Eric 拿到了,回来后随手一摆,Donald 把它当故事书来读,虽然里面有很多字看不懂,他却觉得很有趣。到了晚上 Do nald 主动要求先上床,这样他才好念《圣经》,因为如果太累才睡,就没力气看了。
我们家没有特别的信仰,也尊重各宗教,我分不清 Donald 是如何阅读《圣经》。一小页的英文《圣经》很多,刚开始他坐在床上,念得很慢,我躺着听一会儿就睡着了,念完一页大概需要十几分钟,他也累了,把《圣经》摆在床头再睡觉。
经过一个多月,Donald 宣布不再每次念一页《圣经》,我以为他看到那么多字没耐心了,谁知道,答案竟然是:“念一页的话,剩下的内容要明天才能接上,不连贯读起来很不舒服耶!”也对,虽然不是整篇看得懂,总也觉得怪怪的。问他打算怎么办,Donald 瞪着看我一会儿,好像认为我很笨似的说:“当然是改成一天读一章,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
所以现在如果是他睡前想念《圣经》的晚上,就是一口气读完一章,不再分好几天来连接。速度也越来越快,视每篇的长度而言,一章也不过一二十分钟就读完了。我又好奇为什么一章的时间和最早念一页的时候差不多?我猜他是不是跳着念。他又看着我,用不可思议的表情摇着头说:“你真的很笨,《圣经》里面的内容,常常会一再出现,念久了,当然变得很容易。”
我的听力没有从小培养,对于不熟悉又在半睡眠的状态下随意听到的,当然没有吸收,分不出内容的差异。而 Donald 在持续阅读中,不同章节出现相同的人物或事情,让他从单纯的朗读到现在能够概略了解其中的意思。
有一天他的一位老师演英文舞台剧,我带他去看。其实我也看不太懂,我想 Donald 大概只是看热闹,没想到他看到一半,突然叫我帮他一起记着一个单词的念法。我嘴里念着念着,还没散场就忘了。到家我向他说抱歉,没记起来。他说没关系,他没有忘记,翻开《圣经》,指着上面 disciple 这个词,告诉我:“这个单词时常出现的,可是我以前都念错了。”
我叫他把原先的念给我听,音节、重音和正确的完全不同。我又想不通了,既然他之前念得这么离谱,为什么人家演员说到这个单词,他又知道念的是哪个?这回他终于忍不住,激动地说:“难到你中文念错,念了不一样发音的字,在别的地方听到了,你分不出来,不知道改回来吗?何况你不会看他演出的内容吗?”
当初我赞成他念《圣经》,是为了让我图个清静,而且一章那么长,他愿意多朗读练习,顺口就好,也不用查单词,念完就睡了。没想到意外收获如此丰富。我常常说的一句话:“你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会秀给你看到无限的可能!”从此,我只要像今天一样,做好睡着的聆听者,他念完会自动告诉我,再帮他拉好棉被,道晚安即可。
写——真不是个好日子
Donald:Hey,What a day!
Eric:What happened?
Mary:Nothing.
Eric:But Donald said“What a day”!
Donald:Yes,I said it.
Mary:Really? Why?
Donald:Because I lost my notebook in the taxi last night.
Mary:Poor boy. I have some good news.
Eric:Really? What?
Mary:I lost my way. I found myself on the freeway,because I’v e never driven on it before.I was so excited and nervous.
Donald:Oh!That’s bad news,too.
Donald:“唉,什么日子呀!”
Eric:“怎么啦?”
Mary 有点心虚:“没事。”
Eric:“但是 Donald 在叹气,觉得今天不是好日子。” Donald:“对,我是这么说,没错。”
Mary:“真的?为什么?”
Donald 快哭了:“因为我昨晚把笔记丢在出租车上了。”
Mary 为了转移情绪:“可怜的孩子。哦,我倒是有个好消息。”
Eric:“真的?说来听听好吗?”
Mary 看看 Eric 的脸色:“我迷路了。一不小心,我发现自己竟然开上了从来不敢开的高速公路。既兴奋又紧张呢!”
Donald:“天!那正是我要告诉爸爸的另一个坏消息。”
* * *写笔记是 Donald 的一种游戏,也是一个好习惯。他有一本笔记本,遇到什么事就窝在房间里,一句、两句慢慢地用他会写的单词组成句子,类似 memo 一样,他说是写日记。
他会先写下日期,不是用阿拉伯数字 2/5 这样简单写写日期,而是很正经地写着是:Jul. 15 th Sun,再写着:“I went to B & Q. Mr. Chen teaches me. I made a chair.”这是记录他暑假的一个星期天,到新庄参加 B & Q 特力屋办的活动,分组后每组由店里的大哥哥大姐姐带领教导,他在陈先生的那一组,DIY 自己动手钉了一个板凳带回来。
他随便写,没有特别顾虑现在/过去时态、文法的对错,完全是依照他想记下的重点,写出活动的人、事、物,整本都是这样子的回忆。大阿姨从马来西亚回来玩,问他过得如何,他就翻出本子,像老先生翻相本,如数家珍看着本子里的半文字半记号告诉大阿姨,里面有小狗 Konica 洗澡的事、外公过生日大家去亚太饭店吃 buffet(自助餐)„„
在幼儿园每天说日期,12 个月份和星期几都不会混淆,听和说都没问题,回家爱写笔记,不仅是缩写,配合他学的自然发音法,只要会念就拼得出完整的月份和星期几,所以写起来很轻松。因为日期是用序数,所以他用熟了之后凡是 1、2、3„„100、1000 和第一、第二„„第二十、第三十一、第九十九„„都能够以此类推,视状况运用自如。不像以前我在初中时代,老师口沫横飞讲了基数、序数,归纳一堆法则,我还是如坠云雾。
这一本我和 Eric 都觉得很珍贵的本子忘在出租车上,实在是件伤心的事,刚好也是给他记取一个教训。昨晚他陪我去看医生,出门前叫他不要带本子,容易遗失,他偏不信,坚持自己会好好保管,这下可好,今天要写才发现掉在车上了。为此 Donald 心情很糟糕,又怕被骂,所以只好自己叹气。
正好 lost 这个单词可以用作遗失东西,也可以当迷路,我原先心虚地以为 Donald 要说我开车迷路的事,原来是发现本子不见了。我为了化解 Donald 的低气压,也为了轻描淡写向 Eric 自首——带着 Donald 出门,开错车道,误上高速公路的事,所以借口说报告好消息,来宣布今天这个惊魂事件。
新手开车还不曾飞驰在高速公路上,当时人在中和,心想到了马路尾端再转弯,却不得已跟上了高速公路车道,只能前进不能退后,只好假装镇定,看清南北的指针,压下快要跳出来的心,对 Donald 说:“Mom is wrong. We are on the highway. Please don’t tal k to me.”
现在回想起来,在如此危急的情形之下,我居然还能用英文和 Donald 对话,这下总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个好消息:至少证明我们家打造的美语环境更强了!
演——我当 Hazel 老师
Donald:I’m Teacher Hazel . You can be Billy.
Mary:And?
Donald:Eric is Thomas. He cannot speak English.
Mary:Sorry,Teacher Thomas!
Donald:“我是 Hazel 老师,你当 Billy 老师。”Mary:“然后呢?”Donald: “Eric 来当 Thomas,因为 Eric 不会说英文。”Mary:“抱歉呀,得罪 Thomas 老师了!”
Donald 在学校学的发音,回来要怎么维持?答案是他来教 Mary 和 Eric。这样子他会去记老师的念法。我看过很多爸爸妈妈在小孩子放学一回来就问他:“这怎么念?不对,我教你‘椅子’要念„„”可是越教越糟。Mary 让 Donald 当老师,他就会用老师比较夸张的嘴形来教我们发音、提醒舌头的位置,久而久之他的发音就稳定下来,也同时纠正了我们的发音。有些单词他明明就记错了,念得很奇怪,又不肯承认,我们就一起查词典或是他再去问老师。
他喜欢扮演老师,从 1999 年 11 月开始买杂志,开始听《大家说英语》,听不懂英文就先学着哼配乐,学老师的声调。因为是教学的广播,所以念得很慢,喜怒哀乐的声调也很夸张,他虽然听不懂,也可以感受一些剧情。
几个月以后,2000 年 1 月在公共电视里直接有《大家说英语》的节目演出。那时候 Donald 认识书名上两个单词就买了杂志,学一点配乐和听出一两个单词就在听广播,这回我只是告诉他杂志上登载的节目会演出,他就很兴奋要看剧中人物的真面目。 Hazel、Billy、Thomas 三位老师围坐在一张方形矮桌前面和观众打招呼,演三段会话。电视教学节目一向就很多,Mary 觉得既然要看就要主动有兴趣。为了保持我们想学的心和热度,Mary 的做法是让家里的电视机改成了交互式电视。Mary 不是等人家研发什么新设备,而是带着 Donald 坐在电视前面和老师打招呼,teacher 一说:“Hi,everyone!I ’m...”我们在电视前也和他挥挥手说: “Hi,Hazel. Hi,Billy.”把电视里的人当朋友,这样就能和整个节目融合在一起,当我们接受它带来的信息,就好像是朋友在和我们聊天一样自然。
在公园的亭子或是在朋友家,每天 Donald 都找一张小桌子来演杂志老师的对话,自从看了电视,可以学的东西更多了,Hazel 老师的嘴形、手势,Donald 都跟着做,多听几次他学会了开场白和“now,look today’s key words”,Donald 在说开场白和教生词的这两句话后面,都要 Mary 配乐,配得不对也不行要重来。后来他会自己编几个生词去当 key words,有一个词组单元叫做 Useful Phrase,屏幕会出现一支笔画出 Useful Phrase ,Donald 就会拿起笔来假装画草写。
小孩拿放大镜猜的成语是照猫画虎。照猫画虎,汉语成语,拼音是zhào-māo-huà-hǔ,意思是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因以喻照样模仿而仅得其仿佛。出自《歧路灯》。比喻照着样子模仿。《歧路灯》第十一回:“这大相公。
跟着电视学表情和声调动作之后,Donald 不甘寂寞,要当主讲的 Hazel ,Mary 就被指派当 Billy。在小桌旁边演杂志,一边演一边念有个好处,可以整句整句讲,因为带有动作,可以加深印象。简单地演一两句或是一些固定单元的用语,他会当老师演结束用语,要学老师轮流叫大家“Let’s talk in English on PTS or on the radio”(大家收看和收听节目)。
Eric 因为不太和我们玩这些“小把戏”,也不好意思开口说英文,所以他是 “美语生活家园”里被动的角色和道具。Donald 叫不动 Eric,就叫他当 Thomas。教学节目里都有说中文的老师问外籍老师一些问题,后者来解释。Donald 才 4 岁,信以为真,认为 Thomas 不会讲英文,所以让在旁边看报的爸爸当 Thomas。可怜的 Thomas 老师被误会了一年,最近终于洗清冤屈了;有一个新单元 Grammar Cop(文法警察),有人念错句子,Thomas 吹哨子跑出来纠正他。Donald 这下可爱死了这单元,Mary 的朋友送他一顶警帽,让他威风一下,他整天在家假装吹哨音对你说:“B-B-B!Don’t say. ..Do say...”来告诉你哪些句子要修改。
因为用杂志来扮演,Donald 的听说读写都进步了。听和说是听收音机的时候加强的,有了电视播出,他会在节目之后和杂志连接,阅读的句子刚开始需要一点解释,等到更熟悉剧中人物的个性和动作,他就不再要我们说明。其实他不需要逐字翻译,只用去感受和扮演,来掌握内容。这也是为什么有人问他:“ Donald 你现在看懂意思吗?”他可以很肯定地点头说:“Of course.( 当然啊!)”如果要他:“那你翻译给我听。”Donald 又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翻译,他会告诉你:“我可以说出它的意思。”
这一点也不奇怪,我以前做学生背单词写翻译题目,却不会变化或是不能听到就马上明白,非要偷偷转换中文意思不可,这是因为紧张或是不能融入。现在看 Donald 不管他有 10 个还是 1000 个单词能力的阶段,都是用情境来掌握意思和表达自己,所以没有因为单词少而不能用英文的问题。他从 ABC 字母就同时经过听说读写演的流程。和 Donald 一起听一起看,到一起扮演戏中的角色,在说英文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我该怎么说”,让 Mary 丢掉包袱,用小孩子最单纯的方法,照着当时的心情,就会讲得很自然。
这一年经常碰到有人说:“我也听你的话看节目,可是看不懂,又放弃了。” 悄悄告诉你,Donald 和 Mary 就是多了勇气去扮演,又没有要整篇都听得懂才能看。Donald 就是从仿真配乐、打招呼、再会和开场白开始的。这些都是每天会重复的东西,加上我们自己的表演,学老师在电视上皱着眉头、假装拿放大镜的姿势找生词„„Donald 后来常说:“Let’s find out.”我也忘了为什么,直到最近他回答别人怎么看英语节目,他说:“当然本来是看不懂,常用的先知道,以前每天半小时里,有三个部分会说到 Let’s find out,我看久了就会用 find out 来表示查东西、找答案。听懂了一些段落的动作,就会再去明白里面的意思,而且我要教 Mary 和 Eric、Nina 怎么演,我就会很注意听,听懂看懂以后我就记一点或是看书来演,很好玩。现在我还看 Studio Classroom(《空中英语》),不过还没有演。”
看来他们节目要找资料的话,不用翻带子,直接问 Donald 就好。现在他看《空中英语》,因为才开始收看几个月,还没有急着买杂志,是用吸收的方式,所以没有演,可是我仍旧会和他比赛打招呼,赶在片头和老师说哈啰,连他们的标志——一只猫头鹰,我们每天也和它说话。
Donald 有一次去医院,因为没有公共电视频道,他带着杂志在医院照着播出的时间读,他说是帮医院补频道。一些实习的护士姐姐都围过来当他的观众。 Donald 的表演,是一台互动电视、一种复习、一种游戏、一部活动录像机„„ 尽收在“美语生活家园”的演出里。杂志、电台、电视的教学效果如何?自己有没有投入,占很重要的部分。
多多名言录
多多喜欢发表高见,爱模仿老师当大人,他像许多聪明孩子一样,常常语出惊人,听听他说的话,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他的英文比你行:
每当有人问多多:“你是怎么学英语的?”多多都说:“English is for you to use not to study.”(英语是给你用的,不是给你学的。)一语道破几十年外语教学的弊端。
妈妈向多多征求写书的意见,多多又发表了他的高见:“这出书嘛,不是要给那些妈妈去规定小孩子背英文哦,我要你我们一样,让妈妈知道怎样陪小孩子、听小孩子话,让小孩都妈妈,比妈妈还厉害!” 多多在幼儿园学会了 26 个字母,他对字母组合成单词充满了好奇:“那几个字母很好玩,拿 3 个字母来用,c-a-r 就是车子,随便换个 t 上去,c-a-t 就是小猫,真方便。”原来学英文可以偷懒,换一个单词,又获得一个新的单词。
多多回家不喜欢拿课本出来复习,因为妈妈小时候也不喜欢天天看课本,所以妈妈就和他用表演来回忆课上的内容。多多对书的认识有多了一条:“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我们忘记了再去查的。”
有人问多多学英文有没有压力,多多说:“压力是做不到才有,那我一点一点越来越会说英文,你问我有没有压力?做不到才有啊!”
多多去参加英检考试,发现每一个比他大的学生都在用中文讨论英语题,多多惊讶地问:“他们用中文学英文?”
妈妈竺静玉新世纪教育观念:
许多人都说,就算孩子不学英文,也应该看看《我 5 岁,我的英文比你行》,它给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上了一节课。“观念方法不一样,让我们的结果不同。”这是妈妈介绍经验时常说的一句话。
妈妈最找提出美语生活家语的计划,“不出国也有美语环境,不移民也能移植美语生活”。美语生活家园座右铭:以初学的心,继续走未来的路。
妈妈和多多的老师“都没有以年龄来区分学习的陈旧观念,也许在体能上我会同意分龄,但是在语言说话上面,一定要有什么规定的话,只是自我设限罢了”。
“我不认为给他一堆书就是帮助他,任何人都是先会听、会说才上学、读书识字,为什么我们学英文要颠倒,违反自然?”
背单词的诀窍:我们和一般人背单词不一样,是倒过来执行,有用就先去读,多读自然就记下了。
妈妈给初学者下了一个定义:“要保有初学者的好奇心,而不一下只做一般人想像初学者做的事。”
妈妈一直强调“让学生当老师”的观念。学生一代比一代强,只要给他们空间,一定青出于蓝胜于蓝。
学英文总是有很多等级,“不要让分等级分掉了信心”,“千万不要盲目,英文初学者不表示连判断能力也降低了”。
“相信我们,从两个单词建立信心,就能听遍天下。”(多多从认识听力杂志封面的两个单词开始听英文广播。)
“你给孩子一点空间,他会秀给你看到无限的可能。”
“有没有恒心持续做那个’用英文的人’才是真正的关键。”
“我们采用最平凡的方法,唤起最基本的语言本能。”
多多学英文小锦囊——你不可不知的关键词
1.5 岁。多多 4 岁开始学英文,到 5 岁已经“学有小成”。专家说 3~6 岁是开始学英文的黄金期,过了 13 岁再学外语,就很难学到纯正道地、不留母语痕迹的外语。
2.幼儿园。选择幼儿园是关键,但并不等于迷信名校名师。多多上的虽是迷你型幼儿园,但老师的爱心和水平却一点也不差。还有,上幼儿园一定要接送方便,孩子才不至于讨厌上学。
3.家庭。光在幼儿园学英文,家庭不配合也不行。大家快学多多的妈妈自己动手打造一个“美语生活家园”。
4.听。孩子吸收的第一步就是“听”,多听就会听出语感,多听才能模仿。
5.说。多多四个单词就能开口说英文,孩子都是“厚脸皮”,他们才不怕错,大人不要像个哨兵,只顾着给孩子挑错误、纠正口音,让他们说得轻松、得意。
6.读。多多读《圣经》,这一定吓你一跳。不要给孩子限定读物,只要他喜欢就随他去吧。
8.演。多多把表演带到英文学习中,借助生动的面部表情、形体语言和角色扮演的引导,学英文才能越来越有趣。
9.游戏。小朋友学英文离不开做游戏,玩玩字母接龙、猜谜、歌王争霸战„„ 自己发明一些小游戏,把英文玩得团团转。 10.教材。教材不可或缺,可是好教材可遇不可求?选择教材不能犯了完美主义的错误,无所不包对孩子来说
11 背单词。背单词是许多人学英语时最难攻克的难关,为什么会走入背了忘忘了背的死胡同?多多的方法是:淡化“背单词”,用到就记,用多了就记住了。
12.好事者。多多和妈妈坐在公车上也说英文,旁边的人都好奇地看着他们,好像他们是外星人一样。不要怕!像多多一样买东西太贵时用英文抱怨,心情不好时用英文发牢骚,这样就能克服外人不理解的目光。
14.生活化。多多妈妈说:厨房就是我们的课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用具、食物、服装„„都是多多的教具。这叫“遇物则诲,择机而教”,还是古人总结得好。
15.亲子互动。情感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陪着孩子说英语、用英语做游戏,孩子会感到更加轻松愉快。
16.竞争。幼儿园的小朋友就是竞争的最好对手。
17.厚脸皮。开口说英语当然要胆子大,不怕出错。不光是孩子,家长的脸皮也要厚起来。
最后给一张图,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