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3)杜甫《登楼》中&34;两句借三国典故抒发诗人的忧虑感慨。
2.按要求选择。(5分)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真正的蔑视, , , 。因为,如果你让一个你所看不起的人知道你轻视他,你就不过是表露了对他的某种尊敬。
①总是不露声色
一、2022广东二模英语试题 二、2022广东二模英语参考答案解析 广东二模考试是高考前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对于高三学子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考生可以借此查缺补漏,了解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进行改正,这样才能在高考中获得更。
②作为真正荣耀的对应面
③不让任何人发现自己的存在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
二、阅读 70分
现代人与创新人格
刘铁芳
①创新品质固然是现代人的重要品质,但创新品质就足以成为现代人的核心特征乃至成为现代人的基本标志吗?实际上,所谓现代人并不是对当代社会人的一种简单规定,其含义主要有二,一是从时间观念上看,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它相对于古代人、近代人;一是从品质来看,指具有现代性品质的人,它相对于传统人。就现代性品质而言,它也不是一个既定的、规范的概念,而是一种生成性、开放性的指向。如果说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基本人格特征是基于封建伦常之上的人格的依附性、非独立性,义务意识,崇尚权威,强调服从,重共性,重守成等,那么,在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向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人格特征乃是人格的独立性,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强调自主判断、自主选择意识,对新事物的开放性,宝山区英语二模2018高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等。显然,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所涉及的决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某种知识形态,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整体,以创新人格来涵
括现代人的基本人格特征是远远不够的。
2009年上海市宝山区英语中考模拟卷音带文字及答案(2009. 4)Part 1 I. 1. Climbing mountains is one of the best exercises for the young children. (G)2. The lady is trying on a new pair of shoes in t。
②不仅如此,如果说传统社会尚可以概括出某种基本的人格范式,以开放性作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人,恰恰拒绝对人的简单规约。现代人在拥有现代性社会所需的基本品质外,还拥有更广阔的开放的自主发展空间,人们的个性发展不会简单地终止、停留在某种既定的发展被还原成某种简单化的范型。这样,尽管创新可算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品质,但我们却并不可以因之而把现代人规约为以创新为核心的人格标准范型,从而把那些现代社会中创新品质
不够的人统统打入另册。现代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我们在观念中构造出来的抽象的人,而是一个一个的人,创新人格范型不足以涵括现代人的人格范型。
③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突出创新品质在现代人的个性发展、人格生成中有重要的意义,但创新品质在人的个性发展、整体人格生成中究竟意义如何?创新,中文意为&34;,英语中意指&34;。就创新的基本含义而言,它所指涉的其实只是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中性的、与价值并无直接关涉的指称,也就是说,创新所直接关注的只是观念和行为的&34;,并不直接指涉观念和行为本身的价值与意义,简单地说,创新所关注的是&34;,而不是&34;,是事实而非价值。换言之,创新本身并不足以确保其自身的价值。由此可见,在个体的人格整体中一定有比创新更基本、也重要的因素,比如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比如社会责任感,比如德性等。创新说到底只是个体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个体人格的基本追求乃是独立性、自主性、完整性、丰富性,创新只是实现个体人格的手段和形式,是个体人格的外化,创新是为个体人格服务的,而不是人格为创新服务,尽管一定的人格基础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归根到底创新还是要服务于个体人格的完善,人格永远也不是或者说不应是创新或者别的什么的手段,人格就是目的。也许,就我们的惯于听从、服从的人格现实而言,强调独立人格比创新人格更有价值。
④当然,也有人把创新所需要的个体人格特质,诸如开放的心态、批判质疑意识、进取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能力等与创新相关的知、情、意、行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创新人格。尽管如此,这种看似完整的&34;仍不足以标识完整的个体人格,个体人格中有些因素实际上跟创新与否并无多大关联,比如道德感、审美感、人生信仰等。如果我们要勉强把它们都牵连起来,笼而统之地名为培养创新人格,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对人格丰富性、
完整性、多样性的削减。
3.第②段加点词&34;在文中具体是指 (2分)
4.下列对第①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以问题形式提出本文的论题。
B.运用分类说明现代人的两重含义。
C.通过对比阐明现代人的品质特点。
D.得出创新不属于现代人品质结论。
5.文章开头用&34;而不是&34;,其理由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34;不能涵括现代人的人格特征。
B.&34;更能体现现代人的品质特征。
C.&34;不能规约为现代人人格范型。
D.创新不是人格,而是个体人格的外在形式。
6.对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34;&34;等短语进一步阐述创新的内涵。
B.用&34;等句式能够更清晰界定创新的特征。
C.&34;是标志词,表明是由上述内容可以推断出结论。
D.&34;一词是推测词,强调其推断出于主观缺乏客观依据。
7.结合上文,分析最后一段在论证中的作用。(5分)
秋的旋律
韩秀
杨浦区(崇明县)二模试卷第二部分答案及分析 31. B. 此题考查不定冠词a/an的用法。单词honest发音为['ɔnist],”h”不发音,是以元音发音开始,故要用an来修饰。32. A. 此题考查名词性物主代词。What is y。
①入秋了,2008年的华府,空气有点冷,带着硬度。
②10月初,里诺从事玻璃艺术六十年的回顾展,在白宫对面的美国艺术艺廊 Renwick Gallery 盛大登场。里诺如同一阵暖风,从玻璃之都威尼斯的莫拉诺飘然抵达华府。10月3日,展览开幕,里诺带着浓重的意大利口音轻松自在地和华府人见了面,签书的队伍排成了长龙,展品前人头攒动,一时间,白宫周遭的温度迅速上升,华府人的脸色好看了许多。
④美国艺术家们对里诺工作的热情和体力印象深刻:&34;
能发挥团队的威力。里诺笑说:&34;真是豪气十足。
⑥果真,里诺的玻璃世界不同凡响,每件作品融会了千年以上的威尼斯风格,然而它们又是如此新颖、朝气蓬勃,难怪从来没有接受过学院教育的里诺称呼自己的作品是新文艺复兴的代表。
⑦到处都是风留下的痕迹。微风吹皱河面,水下的石头神采奕奕。晚风将夕阳的余晖均匀涂抹到曼哈顿的大厦群上。不是希腊神话的美杜莎,不是卡拉瓦乔笔下的美杜莎,而是水母在水中漂浮,风从水母身旁掠过。恐龙迎风而立。飓风在海底卷起巨大的旋涡。春风拂面,天使喜极垂泪,泪如彩虹。如蕾丝般细致的织品在风中飘拂,闻得到阳光晒暖的青草香。鸟羽颤动,看得到风的足印。蝙蝠侠穿云裂石、风驰电掣,则是另外一重风景。土星美丽端庄运行太空,风儿静止,遥遥观望。
⑧在两个用玻璃隔开的展厅中央,是满载威尼斯风情的船只,色彩斑斓,让人想到风平浪静的水面上贡多拉摇船带来的旖旎风光。&34;里诺如是说,&34;
⑨人世间有趣的事物何其多!里诺的父亲曾经捕鱼为生,大海、船只都是风景。里诺的母亲是巧手的蕾丝艺术家,大约在孩提时代里诺已经感受到蕾丝的美妙了。里诺的妻子莉娜来自一个有着五百年玻璃制作历史的家族,在这个美满的婚姻里,玻璃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⑩风势更加强劲了,不但拂去了笼罩华府的阴霾,而且,更重要的是里诺的到来将掀起新一波的文化对谈。古老的意大利文化与年轻的美国文化将有一个和乐融融的对话,受益的将不只是华府人。听!里诺已经在热情地邀请我们了:&34;与里诺在一起旋舞的不只是玻璃,还有我们。
8.文章以华府的气候开头,分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
9.阅读③④段,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里诺这位玻璃艺术家形象的。(4分)
10.第⑦段画线句描写形象生动,请加以赏析。(4分)
11.评析里诺借玻璃艺术展进行文化对话的意义。(4分)
赠韦记室黯别①
(南朝梁)何逊
故人傥②送别,停车一水东。去帆若不见,试望白云中。促膝今何在,衔杯谁复同。水夜看初月,江晚溯归风。无因生羽翼,千里暂排空③。
[注]①韦黯,诗人的朋友,曾任记室。②傥,同&34;。③排空:冲向天空。
12.下列诗句中与画线句表达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 )。(1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C.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3.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第五六句连续发问,倾诉衷肠。
B.第五六句今昔对比,强化情感。
C.第七八句以乐衬哀,倍感温暖。
D.第七八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4.结合全诗,赏析结尾两句诗句的表达效果。(5分)
谢述传
①述字景先,少有志行,随兄纯在江陵。纯遇害,述奉纯丧还都。行至西塞,值暴风,纯丧舫流漂,不知所在,述乘小船寻求之。经纯妻庾①舫过,庾遣人谓述曰:&34;述号泣答曰:&34;因冒浪而进,见纯丧舫几没,述号叫呼天,幸而获免,咸以为精诚所致也。高祖②闻而嘉之,及临豫州,讽中正③以述为主簿。
甚被知器。
③雍州刺史张邵以黩货下廷尉,将致大辟,述上表陈邵先朝旧勋④,宜蒙优贷,太祖手诏酬纳焉。述语子综曰:&34;使综对前焚之。太祖后谓邵曰:&34;。
④述有心虚疾,性理时或乖谬。除吴郡太守,以疾不之官。病差,补吴兴太守。在郡清省,为吏民所怀。十二年,卒,时年四十六。十七年,刘湛⑤诛,义康外镇⑥,将行,叹曰:&34;太祖亦曰:&34;
[注]①纯妻庾:谢纯的妻子庾氏。②高祖:刘裕的庙号。下文&34;是刘裕儿子刘义隆的庙号。③中正:指甄别人才的官员。④先朝旧勋:刘裕朝开国功臣。⑤刘湛:彭城长史,他与谢述都是刘义康的佐臣。⑥外镇:被贬镇抚地方。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A.讽刺 B.批评 C.委婉规劝 D.婉言暗示
A.公告 B.传布 C.发表 D.宣传
17.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除吴郡太守,以疾不之官。病差,补吴兴太守。在郡清省,为吏民所怀。
18. 用&34;为第②画线部分断句。(3分)
先 是 述 从 兄 曜 为 义 康 长 史 丧 官 述 代 之。
19.第③段中谢述上表太祖,为何后来又让儿子谢综烧掉奏章?(3分)
20.第③④段都有太祖称赞谢述的文字,分析其作用。(4分)
永州龙兴寺西轩记
(唐)柳宗元
②夫室,向者之室也;席与几,向者之处也。向也昧而今也显,岂异物耶?因悟夫佛之道,可以转惑见为真智,即群迷为正觉⑤,舍大暗为光明。夫性岂异物耶?孰能为余凿大昏之墉,辟灵照⑥之户,广应物之轩者,吾将与为徒。遂书为二:其一志诸户外,其一以贻巽上人⑦焉。
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英语3月第二次调研(二模)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8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注]①西序:西厢房。②释氏:释迦牟尼,这里指佛教。③墉:墙。④杪:树梢。⑤正觉:佛教中指大觉悟。⑥灵照:谓神灵光辉照耀。⑦巽上人:指龙兴寺僧人重巽。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固 B.岂 C.以 D.亦
2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叙述了作者贬官到永州的不幸遭遇。
B.没有居住之地,就住在寺庙西厢房。
C.居所隐蔽不为人知,适合隐居生活。
D.寺庙居永州高处,西面有大江山谷。
23.分析第②段两处画线句的作用。(4分)
24.文章第①段记叙,第②段议论,分析这两段文字如何做到叙议结合。(5分)
三、写作 70分
25.作文。
医生救治患者: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哲人忠告人们: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企业回上海欧凯教育苏州分校不错哦,是一家从事MBA、MPA、MPAcc等专业硕士考前辅导的著名培训机构,由多位资深专家共同创办,在业内享有盛名。欧凯教育长期聘请知名教授、专家、学者等为任课老师。所授课程涵盖了专业硕士学位联考的语文、数学、英语。
面对疾病,面对人世的种种苦厄,这两句话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0年3月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1)吾尝跂而望矣 (2)清角吹寒 扬州慢(3)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5分)
2.A(2分)
3.B(3分)
二 阅读 70分
3. 把那些现代社会中创新品质不够的人排除在具有现代性品质的人范围之外。(2分)
4.D(3分)
5.B(3分)
6.D(3分)
7.示例:上文充分论述了创新品质不足以成为现代人的基本人格这一观点之后,作者提出可能的质疑:有人把创新所需要人格特征综合起来称为创新人格,然后举例论证这种&34;仍不足以标识完整的个体人格。这一段内容是对上文论证的补充,从而使全文的论证更全面、更充分。(5分)
8.示例:写秋天的华府气候寒冷,交代时令,照应题目,引出下文;由实及虚,反衬了下文里诺到来给华府带来热烈的气氛,突出了里诺玻璃艺术的影响力。(3分)
10.示例:化静为动,如织品在风中飘拂,鸟羽颤动,使玻璃艺术品充满了动态美,更加栩栩如生;化虚为实,&34;将无形的风描写得真切可感。运用通感,&34;一句将视觉形象转换成触觉与嗅觉(或者:多角度感觉描写,视觉之外,&34;是触觉描写,&34;又调用嗅觉描写),描写丰富了玻璃艺术的形象之美,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富有艺术感染力。(4分。答比喻不给分)
11. 示例:里诺的玻璃艺术体现了意大利的文化特色,充满艺术魅力,他在华盛顿举行玻璃艺术展,对于促进与美国文化的交流有重要意义。对话能够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提供了广大民众与艺术大师直接对话的机会;不同文化彼此分享,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相互融合,推动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4分)
win2000专业版的序列号 PQHKR-G4JFW-VTY3P-G4WQ2-88CTW Windows2000 Professional 中文版--SN:PQHKR-G4JFW-VTY3P-G4WQ2-88CTW Windows2000 Professional英文正式版--s/n: RBDC9-VTRC8-D7972-J97JY-PRVMG Windo。
12.A(1分)
13.C(2分)
14.示例:诗歌开头写友人作别,抒发依依不舍之情,次写离别之后孤独之苦,寄托思念之情,结尾两句发挥想象,希望自己能够振翅高飞,与千里之外的友人能够相聚的心愿,然而客观上自己无法生出翅膀凌空高飞,更增添不得见面的愁苦之情,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抒发情感热烈深沉,又想象独特,引人遐想。(5分)
15.(1)夸奖,赞许 (2)同情,怜惜(2分)
16.(1)D (2)B(2分)
17. 谢述被授予吴郡太守的官职,因为疾病没有上任。等病情缓解了,补授吴兴太守。在郡中为官清平简省,受到郡中官吏百姓的怀念。(&34;、&34;、&34;、&34;、&34;、&34;)(5分)
18. 先 是 / 述 从 兄 曜 为 义 康 长 史 / 丧 官 / 述 代 之。(3分)
19. 示例:谢述认为张邵之所以得到宽贷,根本原因是太祖感念张邵的忠诚,自己的奏章正好贴合的太祖的心意,如果传扬开去,那就侵夺了太祖的恩典,所以让儿子烧掉奏章。(3分)
20. 示例:说明谢述深得太祖的信任,侧面表现谢述的才能与为人;以太祖的话佐证谢述的为人处世,增强了记述的真实性。(4分)
21.A(1分)
22.C(2分)
23.示例:借两个反问句推进议论,前一句&34;,由事物没有变化引出领悟其中的佛道;第二句&34;,显然人性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心灵被蒙蔽了,由此作者希望有人能够给自己开启智慧光明。两个句式相似的反问句构成了议论层次拓展的标志性句子(或者:两个反问句既是对前面议论的追问,又自然引出深入的思考);使议论层层深入、条理分明。(4分)
24.示例:开头叙述被贬永州无处可居,栖身&34;,以&34;来自我宽慰,为下文议论佛道人性张本。第①段叙述因为居所昏暗,于是凿西窗,辟为门,建西轩,室外美景得以呈现在眼前;第②段的议论由改变环境的举动类比到领悟佛道方面,希望能够有人为他开凿心灵门窗,扩大接应万物的轩廊。记叙是议论的基础,前后照应,有机结合。(5分)